我们总是在讨论旅行的意义到底是啥?为什么应该去旅行而不是旅游?这些问题我们自己很难去弄明白,书里也很难给你答案,这得靠你自己实践体会。
苏州博物馆(外景)《圆桌派》有期节目“玩去:这个时候放飞自己”,谈到旅行与生活,很符合自己的感受,许子东老师说自己因为旅行而改变他的人生,“ 现在的我有这种感觉,正是因为旅行中去过了某些地方,看到了某些东西,而改变了我的想法” 而我最认同的是窦文涛老师的分享 “旅行对我最大的改变是‘时间的改变’ ,当你去旅行时,时间过得特别慢,有时候你觉得假期只有三天,哇,怎样规划安排,但当你到目的地,很奇怪的感觉,这些都改变了......”
人景抱着这样的期待我第一次一个人去了陌生的地方-苏州,出发前的我无比兴奋,坐的是午夜的火车,凌晨才到苏州站,完全没有疲倦之意,便只顾着马上去到自己的旅行清单上。
新竹第一站:苏州博物馆身为建筑生一位,来苏州苏博不可不去,无论是它本身存在的意义,还是说他的设计者贝聿铭大师,都或许是吸引着每一个去苏博的游客。我个人认为苏博是在原有的徽派建筑上的一次革新,它更符合现代审美,无论是内部的设计or外部的设计和整体环境,都会让人很舒服,因为不是抱着去欣赏博物馆的藏品去的,所以很快就把它逛完了,总体说起来,贝聿铭好像把苏博放进了一幅山水画中,让你走进了就不想出来了……
千万千万记住,欣赏苏州园林不要在公休的假期去,反正这次五一去过的拙政园和留园,走在哪完全不由我自己支配,没办法把自己放在里面去欣赏,不然到时候只得抱着照片回忆了;我觉得园林建筑的美在于它像是一个微缩的生态系统,它展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无论外部世界多喧闹,当你进入这里,你会感受到安静,我还梦想着有一天,我能在我的老家,copy下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园林。
留园这次还去了苏州的诚品书店,作为大陆的唯一一家,想必是苏州和它志趣相投,由于逛的人很多,书店相当不安静,但这里有你想买而外面无法接触的书,英文原版的something else,你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当今纸质书店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所以大多数书店都成为生活化的书店,有时候甚至感觉这类书店更像是商场里的附属品,缺少它的实际价值。
诚品书店来苏州之前,好朋友推荐我必去诚品书店,还有就是平江路,旅行第二天上午,我去到了平江路,这时候气温都达到30度,但还是阻挡不了游客的热情,这条路不太长,街景跟大多数小吃街的样子不无两样,但它却有自己的特色,与它构成一体的是,水道和对面的徽派建筑,这大概人们想来平江路的理由吧!当然在苏州我觉得这种画面感更强的是山塘街,或许是那里更大些,会让你感觉更舒服。
路牌当你坐下来,你机会开始享受,然后你就忘却了你所有的不开心,这时候那种感觉就涌上心头,当你匆匆的走完你想去的某些地方,虽然时间仅仅是一天,当你深入进去,你会开始想象假如你在这里久居,你的生活会是怎样,好似你会在这里呆很久。
山塘街三天在苏州的时光很充足,计划来之前感觉总是就三天时间有什么可玩的,当我要坐上火车离开,才感觉到我来到这有很久了,“感觉像在这度过了一个夏天”,要离开时又感觉不舍,自己觉得像是适应了这的生活。
一个人旅行带来的感受是深刻的,这和你与几位好友或是你的亲人一起的感受是不同的,它承载着是你一个人的经历,而与人一起,那你保留的是那些快乐或是甜蜜的记忆,所以一个人的旅行是多不易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