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读书
“小讲”透析“红楼”梦世界 ——读周汝昌的《红楼小讲》

“小讲”透析“红楼”梦世界 ——读周汝昌的《红楼小讲》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3-05-29 10:37 被阅读0次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此语道出凡读书之人欲通过品读经典获得真知灼见,尚需永揣怀疑之精神。如果一味臣服于前人之说,把自己置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往往会步入“隔靴搔痒,难得相中”之窠臼。自古而今,这一古训自昭告天下始,对众多听进此金玉良言者大有裨益,而对那些一意孤行、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的宵小之辈漾不起任何的涟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言道出读书之益。而要真正达成此心理预期,首要乃所读之书为真正值得耗费心血之物。惟其如此,方可实现开卷有益之目标。

    开篇言及这些,看似偏离主题,实则非也。之所以得此感喟,源于展读周汝昌先生的《红楼小讲》一书。尽管才行走到半程,但书中零光片羽间外显出的真知灼见,无不给人以醍醐灌顶、仙露琼浆之感。据实而论,在没有品读周先生的这本书之前,本人对《红楼梦》的了解和认识只是停留在公众“公知”的层面,而这种共识性的认知用周先生倾尽一生心血研究而得出的结论来对照,很多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本人不是完全臣服于周先生所得出的结论,而是把自己的相信建立在周先生经过大量的“格物”而“致知”的基础之上的。)可以笃定地说,如果没有品读周先生在《红楼小讲》中卓有见地的见解,自己对“红楼”相关内容的感知将会继续以片面或错误存在下去。而这种以讹传讹的口口相授、代代沿袭,终将会对曹公“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艰辛付出造成极大的伤害。

    品读周先生的著作,尽管先生谦虚地把作品定位为“小讲”,但是在作品中涵泳品鉴时,你会情不自禁发现一个未曾识见的宏阔世界。这个世界从直接源起上讲,它是独属于周先生自己的,但是从普识性的高度审视,它应属于“红楼”的阅读者和喜爱者。通过周先生开启的这个“前无古人”的窗口,每一个人对“红楼”的认识与了解都会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之感,而从中获得的点醒,对重新觉解“红楼世界”无疑具有茅塞顿开之益。用这样的语言描述周先生在作品中提出观点对重新认识曹公的“红楼世界”的价值,似有夸大其词之嫌。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性格各异的哈姆雷特”。确实如此,此中之语仅是代表个人阅读此书的阅读感受,带有鲜明的个性情感色彩。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作为阅读者对其了解的数量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视野决定高度与深度,正是如此,对于一些典籍的再认识很多是盲区,当有新的高屋建瓴的见解出现时,自然就有脑洞大开之感。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说周先生在书中提出的具有匡正世俗的见解不胜枚举,信手拈来几例为证。关于此书的版本、书名、研究的发展走向以及因寄所托之意等诸问题在上篇文章已经谈及,此处不再赘述。一部鸿篇巨著,塑造的人物众多,涉及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谈及的内容千头万绪,如果没有一个聚合全书的内核、贯穿全书的红线和关键人物的串连,作品就会繁乱驳杂。曹公在创作这部奇书时,除了以“大旨谈情”含括作品的意旨,还用“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八个字指涉这部作品的情感取向——哭与悲,以及这部作品人物的主体——年轻的女子(红与艳是年轻女性的代名词)。从全书叙述故事、展演人物命运的主体看,一百零八位女性是曹公观照的重点。在作品中曹公借混世魔王贾宝玉之口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女性的态度与立场——给予尊重(这显然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严重对立和冲突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至于后来“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的评价,就另当别论了。)从全书看,不论对处于尊长地位的女性,还是处于平等辈分的女性,亦或是处在下人位置的女子,贾宝玉在她们面前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大男子主义的男权思想。但是,固若金汤的封建堡垒,仅仅一个贾宝玉或曹公是无法攻破的,所以众女子,尤其是那些正处于最旺盛年龄的女孩子,不论是小姐,还是丫鬟,基本上都以悲剧谢下人生的大幕。沁芳争艳,两支“葬花”预示群芳的人生归途。

    作为人情小说,曹公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有名字或没名字的、出场的或没有出场的加在一起近千人之多。从曹公对从自己笔端走出来站立的人物给予的情感态度看,如果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进行划界,很多人是无法分类的。就是说,他们既不是十足的老好人、大善人,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不过,从整部作品揭示的主题——家亡人散看,导致荣宁二府大厦轰然坍塌的直接罪魁祸首非赵姨娘和贾环莫属。也就是说,在曹公的情感世界里,书中的人物,赵氏母子是真正纯粹的坏人。从作品中叙述的与母子俩有关的事情看,除了进谗言陷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母子俩深信,只要把他们三个人踩在脚下,他们就可以实现咸鱼翻身,在贾府就可以呼风唤雨),就是想方设法使绊子,像蛀虫般蚕食贾府以中饱私囊。因为自卑和仇恨蒙蔽了两个人的双眼,迷乱了两个人的心智,所以他们把贾府上上下下、老老小小都视为仇人、敌人。正是因为在潜意识中把他们都看着挡在自己面前的绊脚石,所以他们挖空心思地设计、算计,置他们死地而后快。带着周先生研究的观点走进曹公著作中去,按图索骥,选读关于赵氏母子的故事,真的没有找寻到点滴的带有温暖和质感的内容。从道义上审视,母子俩是可怜的;但是从他们所做之事的角度看,他们着实可恨。

    对人物投注的情感取向就决定了对人物花费笔墨的浓淡,而作品中人物所起作用的大小,也同样决定了作者用心用情的力道。按照周先生的观点,甄英莲和贾雨村尽管在作品中着墨相较于群芳和贾宝玉等主人的戏份要轻淡得多,但是从整部作品谋篇布局和揭示主题的角度看,两个人基本上贯穿了作品的首尾,而且与贵族家庭由盛而衰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尤其是贾雨村在四大家族兴衰中发挥着无人替代的作用。

    ......

    以上仅举三个例子,从中不难看出,周先生对曹公作品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研究,真正悟得曹公著述的题旨命意。把周先生的观点与原著对接,用观点对应作品,用作品佐证观点,相得益彰。而带着周先生提出的观点再次进入曹公的作品中,兴许可以“解得其中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讲”透析“红楼”梦世界 ——读周汝昌的《红楼小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ej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