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提出一个观点,10年以后,今天65%的工作将不复存在。
这个判断是否科学,是否准确,我们很多人都将亲眼见证这一切。数据背后的关键在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在着重培养的能力,是着力于即将消失的65%,还是那些生命力依然旺盛的35%?虽然笔者坚定地认为,教育不是单纯地为了十几年以后找工作做准备,但如果一开始的方向就出问题,最终的结果,我们需要付出多少才能承担得起?即便我们都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更大胆一点做出一些新尝试不是吗?
时代的变化,对不同年龄层的人来说,挑战不同。而且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就是技术快速的变化,导致新知识大爆炸一般地扩散开来,在这方面,有一位叫做贺岭峰的心理学教授,有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论述,他讲到“时代不同,在知识和学习层面来讲,最明显变化在于,过去,我们需要向最有经验的老农、或者工厂里的师傅,去学习如何种植,以及怎样去操作一台机器,因此,是年轻人要去向年长的人学习。而现如今,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群,这个时候,年轻人的优势体现出来了,他们更愿意去接受新知识,拥抱新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这时候,反而是谁越年轻,谁就越有优势,于是反过来,年长的人,要向年轻人学习”。
那么,到底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哪些能力纬度的培养呢?以下内容我将引用来自三个来自不同领域的论述。他们分别是:《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当代教育家肯·罗宾逊(我曾分享过他的TED视频),以及商业创业者,同时投入大量时间做教育的宗毅先生的观点。
1、《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提出的 A new model, 主要包含8项纬度,细化到61项子能力,篇幅有限,这里只列举8项纬度,它们依次是:
1)、Analy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 分析和创造力(包含批判性思维)
2)、Complex Communication — Oral and Written 沟通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
3)、Leadership and Teamwork 领导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4)、Digital and Quantitative Literacy 信息技术及数理能力
5)、Global Perspective 全球视野
6)、Adaptability, Initiative, and Risk-Taking 适应性与探索力
7)、Integrity and Ethical Decision-Making 诚信与决策力
8)、Habits of Mind 心智习惯
2、肯·罗宾逊提出8C核心竞争力模型:
1)、Curiosity 好奇心
2)、Creativity 创造力
3)、Criticism 批判性
4)、Communication 沟通
5)、Collaboration 合作
6)、Compassion 同理心
7)、Composure 沉着
8)、Citizenship 公民性
3、宗毅先生提出“人生六大修炼”,同时他在自己创办的爱问幼儿园以此实践:
1)、沟通能力
2)、财商
3)、正确的思维模型和想象力
4)、强健的身体
5)、抗挫折能力
6)、持续学习能力
我们应该向教育界所有的创新者、远见者和实践者们致敬,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真正重视起来,而不是一边陷入矛盾、一边踌躇,然后错过种下这棵树的良机。
【诺浩教育·用哲科思维,探究教育的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