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怎么给娃报志愿成了同事们最新的讨论话题。
考了多少分,分数线多少,报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出省不出省……
因为家属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最近也有很多人打电话来,咨询该如何报志愿。
一般而言,在志愿上左右为难的,分数都多少有些尴尬。
如果刚过分数线,想从高报吧,又怕比上不足;从低报吧,又觉得心有不甘。
也有那些考的不错的,在几所名校之间纠结,左右徘徊,做不了决定。
大概只有考的极好或极差的,在这个阶段比较没有烦恼了吧。
我听说现在有专门的报志愿机构,收费还不低。据说机构会结合孩子的性格、职业规划等报志愿,不知别人怎么想,我是觉得挺魔幻的。
一个人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能有清晰的规划吗?也许有一部分人是可以的,他们认定了目标就能为之奋斗终生。
可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可能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都没能想好自己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
所以掏那笔昂贵的咨询费,我认为大可不必吧。
回想我报志愿的那年,我们是考完以后自己估分,然后用估的分数作为参考报志愿,难度比现在还大。
因为我的月考成绩一直很稳定,且高考发挥的不错,所以估的分数与平时基本一致。
而我此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要上哪所大学。
当时,我的班主任给我建议了几所学校,让我回去和家人商量。我的母亲认为一个女孩子,不需要有什么大出息,以后能当个老师或者公务员就挺好,所以重点考虑中文、英语、学前教育这些专业。
而当时大火的财会类、计算机专业,被妈妈一律pass掉了。
我当时的意见呢,就是没有意见。
说实在的,当时的我对于未来真的是一片迷茫,我并不清楚自己以后想做什么。
于是根据我母亲的意见,我最后报了一所师范院校,也成功被录取了。
那么这个选择对不对呢?
有一说一,我大学毕业以后并没有成为一名教师。我在大三的时候,外出实习了半年。这半年让我突然醒悟到,我其实并不适合成为一名教师。
于是回校以后我及时调整就业方向,朝着新的目标努力,最后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所以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意思有以下几点:
1.报志愿当然重要,但花钱找机构大可不必。如果你自己、包括你的父母都不够了解你,难道还指望陌生人来了解你吗?
2.报志愿虽然重要,但这也不是个一锤定音的事情。有多少人最后真正从事了专业相关的工作呢?人生本就充满变数,何况是年轻人的一生呢?
3.不要被热门专业所束缚。上大学不是人云亦云之事,且现在的时代变化极快,很多新兴行业正在不断崛起,年轻人更应着重培养自己不断适应新事物的能力。
祝每个人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