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爷爷的熏陶下,喜欢诗词。
记得高中上学路上,心情好时,读读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背背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寄托自己豪迈的心情;心情不好时,想想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念李清照的薄雾浓云愁永昼,把自己的愁绪寄托于前人的诗中。
初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那还是我们小学时期。耳边仿佛响起了那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或是在更久远的少儿时代,就已和爷爷伏案,拿着毛笔,在大报纸上,写着、画着、读着......
游西湖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时不知西湖在哪里,不知诗人胸中的情感,只觉朗朗上口。转眼,我也有了娃,并且也开始教他关于西湖的诗句,现在宝宝已经背会了“饮湖上初晴后雨、题临安邸、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他认了中国地图后,小小人儿知道了杭州在哪里,并且知道了西湖有三塔。于是我俩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寻找诗中的地方。
游西湖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儿子早就对卡通地图上的三塔耿耿于怀,于是我们第一景就选择了登雷峰塔。雷峰塔在民国时期曾经倒塌过,鲁迅还写过《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当时社会各界人士呼吁重建雷峰塔,在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的努力下,于2002年重新修建了雷峰塔,就是我们这次登上的雷峰塔。
从雷峰塔的台阶往下走,万万没想到的是,眼前黄色的庙宇就是净慈寺。导游介绍净慈寺是济公和尚出家的地方,雷峰塔是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而净慈寺是在南屏山日慧峰下。听完导演讲解,我们刚好游完雷峰塔。在寻找出口的时候,我给宝宝讲前面那座黄色的寺院就是“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衣衫破~的济公和尚出家的地方,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发生的地方。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那时他在净慈寺送他的好友林子方,当时应该是早上,所以题目才说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就是早晨的意思,或是太阳刚刚升起,比如“春晓”(宝宝三岁多,所以解释得多些)。于是我们俩在古木参天的山间小路上,一起吟唱杨万里的诗句。
从雷峰塔看净慈寺游完雷峰塔,我俩就直接去找码头,打算泛舟西湖,游苏堤、断桥。
没有带宝宝去净慈寺游览,因为我内心觉得,寺庙是很神圣的地方,如果我还没有准备好一颗十分虔诚的心,最好先不要靠近。
但是,通过我们这次的游历,听了妈妈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讲解,以及和妈妈一起的诵读,相信宝宝一定会对净慈寺有了很深的印象。也许当他长大,赶上机缘,他会再游历一番,会游出他自己的感悟。就像我们泛舟西湖,宝宝吟诵“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似的,他也能感受到诗与景的美妙结合。也能寓景赋诗,借景抒情。
这次我们去没有接天莲叶,没有映日荷花,把美景留给后人,让他自己去感受,到时故地重游,也许会游出和小时不同的韵味。
游西湖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