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欢欢大概是七岁的时候。我们上一年级。
欢欢是七岁还是八岁,也许连她自己也说不清了。她是一个被捡来的孩子,也就是说她除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之外,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准确的生日。
因为欢欢的奶奶跟我的奶奶是表姐妹的缘故,欢欢很小的时候偶尔会被奶奶带出来串门,我们彼此躲在奶奶的身后,觊觎着彼此。
那时候会听到欢欢的奶奶跟奶奶说,这个噺卟(闽南语里的意思应该是童养媳,抱养来的孩子的意思)还算乖的,要不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欢欢出生没几个月出现在姨婆家门口,一大清早,巷弄里还没有行人走动,几条出来溜达的狗就在她的包袱上一阵嗅。姨婆打开门的时候,她忽然就发出了啼哭声。
四下没人,姨婆开始犯难,但也没办法,只好把她抱进院子。
欢欢不是第一个被放在姨婆家门口的孩子,第一个同样是女孩,姨婆的大儿子一看觉得投缘,抱去当女儿养了。
欢欢是第二个。姨婆真的为难了,那时她和姨公和二儿子住在一起。二儿子还没有生养孩子。有一下,她心里是欢喜的,觉得给二儿子当女儿应该不错。
但很快欢喜就没了,二儿媳妇不知道会不会愿意这才是主要的。
果然,二儿媳妇很抵触,觉得自己跟这个孩子没有眼缘。
姨公最后发话了,人家既然特意放在门口,就是希望我们养她,留下吧。老人家决定名义上还是让二儿子和二儿媳妇当她的爸爸妈妈。
也就是说,欢欢的父母一开始就只是这样名义上形成的,她一直是跟着姨婆和姨公长大的。
收养她的第二年,她的父母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又过了两年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欢欢一下子多了三个弟弟。
这三个弟弟的到来并没有改变她多少处境,反正从一开始她就是爷爷奶奶的孩子,她从名义上的爸爸妈妈身上获得的爱微乎其微。再加上有了三个弟弟,更没有多余的爱能够分到她身上了。
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她已经长得比一般小女孩要壮实了,尽管个子小小的,但力气很大。她总是天蒙蒙亮就起床,要烧水做饭,帮几个弟弟洗衣服。
一年级的时候,我和另一个小伙伴去找她玩,看见她的大弟弟揪着她的头发,戏谑地喊着,你这个噺卟,你滚啦!
她反复推开他的手,他反复揪她头发。
她的妈妈就在屋里,并没有出门喝止。另外两个小弟弟,一个跟着笑,一个跟着喊她噺卟啊。
那时她站在水池旁,面前是一大堆衣服。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衣服,一家六七口人,老老少少的,她一双和她年龄不相称的大手就泡在肥皂泡里,一下一下地搓洗着。
小伙伴R看不下去了,把她的大弟弟推开,跟她说,你要叫她姐姐才对,要对她好才对,你没看到她正在洗你们一家人的衣服吗?她这么辛苦,你们还这么欺负她!
大弟弟吐着舌头,扮着鬼脸说,这是她应该做的。
欢欢这时忽然说,你别说他,他其实挺乖的。前几天就有喊我姐姐。
R说,你别骗人了,你再让他喊看看,我看他喊了也是欺负你。
欢欢继续说,他们没有欺负我啦,他是跟我闹着玩的。你别说他了。
那时候,我们才7岁。我记得很清楚,欢欢已经能这么懂事地去化解旁人对她不被宠爱的愤懑。
R是欢欢的邻居,因为心疼欢欢,经常会跑过去帮她干些家务活。
洗完那堆衣服,基本上要到了午饭时间,欢欢就要开始去准备择菜和洗菜。
那天她衣服未洗完,煤气灶上的水开了,她的妈妈在客厅里朝院子里洗衣服的她喊道,水开了!
然后欢欢就跑进去把热水装进热水瓶里。而她妈妈那时正在看一档热播的电视连续剧。
那天对于小小的我而言几乎是震撼的。我觉得欢欢好可怜,那么小就要承担那么多家务,还要被三个弟弟欺负,不被父母宠爱,重要的是,他们公然就告诉她她根本就是捡来的。
我对于欢欢的同情就是从那一天开始的,但奇怪的是,除了同情之外,我还觉得欢欢根本就是一个很强大的人,我更爱有事没事去找她玩了。即便她大多数时候没空,但站在边上看着她忙也能神奇地获得一种力量。
那时的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只是我每次从她家出来,回到家里无论我妈让我干什么,我都没有二话,也不再抱怨她让我帮忙做些家务而让弟弟去玩的事,因为跟欢欢比起来,我简直就像被宠坏的公主了。
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在路上碰到欢欢,她手里抱着一个大包,眼睛红红的,目不斜视地往前走。我们的另一个同学,追着她,一直问她,欢欢你要去哪里?
她都不回应。
后来,同学说,欢欢真正知道自己的身世了,她可能要搬出去。
也不知道那段时间,欢欢是怎么度过来的,总之那段时间她一直住在她的三叔家,帮他们干活,像个懂事的小保姆一样。
四年级的时候,欢欢学习成绩忽然拔尖,那一年被选为副班长。那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去找她,第一次看她穿上了一双新的运动鞋。
她一样是做完家务,炒好了菜,忙完了家里自己该做的家务,才蹲下来试穿那双鞋,一边系着鞋带,一边听见家里的客人跟她妈妈说,这么乖的孩子,学习还这么好,你们就别这么使唤她了。
她的妈妈第一次站在她边上,看着她系那根鞋带,脸上露出了笑。
我们那天要一起去参加运动会,欢欢作为班长要带头举着旗帜走在最前面。
也是从那天开始,那三个弟弟不再戏虐地喊她噺卟,而开始称呼她的名字。即便不是姐姐,但她已经显得非常开心了。
那年欢欢不过十一岁。
欢欢一直是一个嘴很甜的小孩,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人面前,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爸爸,我妈妈,我弟弟。
她就像随时举着一个放大镜,只要别人对她的好,哪怕只是一点点,她都会放大。
有时候,我们问欢欢,为什么能这么包容?
欢欢说,不然怎么办,亲生父母不要我。爷爷走了,奶奶更老了,只有他们是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了,我只能想这些现在拥有的,失去的那些我想也没有用了。
欢欢后来只上了高中,高中毕业后就去工作了。
有一天我们聊到上学这个话题,欢欢跟我说,其实我爸爸妈妈对我很好了,他们送我去上重点高中,也问过我是不是想继续上大学。是我自己不想上的。
而事实是,欢欢由于之前学习成绩好,她的养父母为了弥补过去对她照顾的缺失,让她去了重点中学。欢欢上了高中后成绩不如前,她想到的是还有三个弟弟要上大学。爸爸妈妈能像现在这么对待她,多匀出一份关心给她,她已经很满足了。
她体面地在镇上工作,住在家里,三个弟弟都在外读书,那段日子真正让她享受了一段一家三口的时光。
她妈妈会跟着她一起干家务活,一起聊天,偶尔会彼此挽着手出去买菜去教堂做礼拜。
后来欢欢也没有远嫁,她结婚的那天,就像家里唯一的宝贝女儿出嫁了那样,那天三个弟弟护送着她,招呼客人时,说的都是,我姐姐。
欢欢是我童年时代里一个特别的存在,她经历过的几个生命中的重要瞬间,我刚好见证过,以前我只是觉得欢欢是个乐观,开朗而且心态健康的好女孩。她甚至勤劳,善良,如果不是从小了解她的缘故,那些初中和高中接触过她的同学里,几乎都以为她真的是那个在家里什么也不会,而且有些耀武扬威的公主。
她的叛逆都留在了学校,和一群同样有些叛逆的女生一起释放掉了。她从不跟任何人抱怨,甚至提起她曾经经历过的童年生活。
或者说,她甚至没有想过她经历的童年生活是与人不同的,她是那么善解人意,理解作为养父母的他们接受她需要有一个过程,理解弟弟们接受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需要有个过程,她除了等待,就是一直用行动证明。
有时候我觉得她才是那个真正成熟的人,曾经那么小就那么懂事,她对他们的亲情和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只等着他们感受到,然后靠过来。
后台有小伙伴跟我说了一个故事,自己小的时候,父母离异,自己判给了父亲,母亲后来远走他乡。从他很小开始,唯一能见到母亲的方式,就是信纸。
母亲把她自己对他的想念都写在了信上,每次都写得很长,刚开始是由家里的阿姨念给他听,他常常听着听着就玩别的去了。后来他自己能看信了,但基本上也就扫两眼,就收起来了。
现在,他的母亲跟他说给他买了一套房子,希望他能待她所在的城市生活。
他拒绝了。
他跟我说,他不知道怎么面对这样的母亲。
男孩梳理一大段话,我看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跟他分享我的感受。
我的脑海里想到了另一个故事。
我跟大家分享过,我有两个婆婆。
我的小婆婆就曾经给我看过她为自己的孩子写过的信,泛黄的信纸,摞了厚厚的一沓。她一封封拿起来,轻轻地念给我听,开头都是,儿子……结尾都是,妈妈想你!
她跟我说,等以后她会把这些信交给他。
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我却觉得它的分量很重很重。
有一天我们逛街,她忽然跟我说起她以前的婚姻,她跟说,以前年纪小不懂,其实有些事可以有更好地处理方式,现在也后悔了,但后悔没有用,人得往前看,得把现在的生活过好了。
小婆婆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现在的她依然是个优雅的人,她能把住了十几年的老房子打扫得角落都看不到一点灰尘,一台用了十几年的抽油烟机没有一点污垢。
她珍惜现在的生活,就是对过去最好的告别。
同样的生活,换了一个人,就会有不同,我的身边也有一些离开了前任,但说起对方依然是一腔怒火。仔细想想,除了灼伤自己,还能有什么,对过去,对对方起不到一点惩罚的作用,对现在更没有一点帮助。
有句话说,幸福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我觉得幸福就是多去想想你已经拥有的,而不要去想那些已经失去的。
那些拥有幸福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拥有了最美好的一切,不过是他们最大限度的珍惜了现在拥有的一切,而已。
我想起上大学的时候,每年到了开学的日子,而我的学费还没攒够的时候,回到家看到爸爸妈妈缄默的神情,我就能够知道他们是帮不了我了。
好友以前总是问我,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那么狠心,因为大家的学费基本上都是家人给的啊。
我也很想他们能帮我,甚至每次失望地一个转身上楼,走去天台的时候,我就开始对着天空掉眼泪。我想,等有一天我能真正自食其力了,我离开这里再也不回来了。
可等我获得第一份正式工作,拿到第一份并不丰厚的工资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就把其中的三分之二寄回了家。
有一天跟好友聊天,说起彼此的爸爸妈妈,其实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但不管如何,我们最终都会说,他们毕竟尽力了,而且把我们养到这么大。
以前我总觉得这是一种血浓于水的天然情愫,就是恨不起来,没有办法分割的东西。但渐渐的,我觉得不是,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代表着我们有了选择上的自主权,我们可以选择原谅或者记恨。
也就是说,我们已经能够正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去客观看待别人曾经施与在我们身上无论对错的一切。我们能够选择去记住他们曾经对我们好的部分,留存在记忆里,而渐渐弱化那些不那么美好的部分,让它们渐渐随风去。
我们选择前者不是天生能够如此,而是这其实也是一件需要我们不断跟自己说服的事。记恨是循环不完的负能量,而宽容能够带给自己更多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一个诱人的东西,它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去调节自己感受到的多少。
有一段话我很喜欢,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很难经营的,
比如时间,它总会在我们或珍惜,或漠视,或浪费的生活中慢慢走远;
比如幸福,利益很容易会让它褪色,让好不容易建立好的情愫在现实面前枯萎;
但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好好地经营自己,因为只有它才是根植在我们心中的唯一令自己生命璀璨的春天。
这些话听起来有些鸡汤感,但它其实也是现在我不时用来说服自己的部分。
我很感恩,在我7岁的那年,认识了欢欢,一些长大成熟才能懂得大道理由一个同龄的小女孩潜移默化教给了我。有些命运上的际遇就是很奇妙的事,它们会默默地潜藏在你内心深处的某一角偷偷地起作用,某一天某一刻它就是会跳出来告诉你:
不念过去,不乱于心,珍惜此刻你自己所想要一切,如此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