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能救时弊否

作者: 道心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15:12 被阅读62次

    诚信是社会稳定运行的根基,现在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学生和家长不信任老师,患者不信任医生,群众不信任政府,就是政府内部,也存在基层不信任机关,机关抱怨基层的现象。这种情况是很要命的,因为社会的基石不稳了。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讲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像农村马拉车,马身上拉车的套与车辕的挂钩一样,没有这个钩怎么拉车? 人没有信,怎么做人?

    小车的軏(yuè)

    这个责任当然在上面,尤其居庙堂之高者,更应该具有历史自觉性,主动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如果9000万党员,能够按照党章要求,做一个合格共产党员,做诚实守信的模范,那将是一个多么强大的道德力量,必将引领时代潮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风气。

    诚信如此重要,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强全民诚信建设呢?四书之一的《大学》里,对培养诚信提供了一种办法,就是“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对于致知和格物,人们有不同理解,如果“知”做知识来讲,那就有很多问题。现代社会的人普遍都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是比比皆是,拥有的知识不可谓不丰富,但这个社会诚信问题解决了吗?知识多就自然诚信了吗?显然并非如此。

    直到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出现,才对这个“致知格物”做出了划时代的解读,那就是“致良知”理论。

    人的内心充满良知,就不会坑蒙拐骗,就能做到诚实、言而有信,人做到诚信了,心就会端正和心安理得,内心端正了,人的行为就不会怪异出格,就容易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一个社会,需要一些人自觉担当中流砥柱,他们拥有高尚情操,自觉占位,主动引领时代发展潮流。这种人在过去被称为“大人”,特指具有家国情怀,一心为公,有操守,有独立的中心思想,不人云亦云,能够为天下国家谋利益的人。与之相对的是“小人”,特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操守,没有中心思想,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为了一己之私不考虑他人感受,甚至会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

    毋庸置疑,古往今来任何社会都迫切需要大量的“大人”,他们是国家脊梁。《大学》里的大学,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中学、大学之意,它指的是顶天立地、充满社会责任感、具有浩然正气的“大人”之学。

    要立志做一个大写的人,首先需要清除的是自私自利思想,要胸怀苍生百姓,格局要大,不能说没有一点私心杂念,但起码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面前,一定是将个人利益放在最后,这就是古人推崇的“明德”。

    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德,德者,得也,就是让别人得,让自己吃亏。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为公、心系百姓,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像大禹治水,九过家门而不入,像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国家重器隐姓埋名、与世隔绝、淡泊名利,他们都是道德模范。

    以德治国的精髓,首先要求的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各级政府官员、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具有慈善能力的财团老板。春秋责备贤者,国家政权的各级官位应该“陈力就位”,应该“德位”相配,所处的官位越高,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重。那些盗取权位,“口言善、身行恶”的官员,是社会的最大毒瘤,是国之妖,也必将因为“德不配位”,而“必有灾殃”。

    《大学》里对大人之学是这样定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也就是说,要立志做一个大写的人,方法是像擦拭一面明亮的镜子一样,力争使它无纤毫灰尘,如果把明镜比喻为明德的话,这个不停地擦拭过程就是第一个动词“明”。

    后面的“亲民和至善”是对明德的进一步阐释。亲民,即具有民本思想,胸怀苍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至善,即心存良知,没有一点坏心眼。

    由此可知,一个大写的人,是具有明德的人。要培养明德,就要按照《大学》交给的方法,通过“致良知”来实现。一个人内心只有充盈着良知,像一面一尘不染的明镜,才能恶念不生,这才是至善的明德境界。

    因此,“致知在格物”,应该理解为,人的良知不是虚无的,不能停留在概念中,要在面对每一事每一物中,体现良知,用良知做好每一事每一物。同时,一个人也需要在每一事每一物中,戒慎用功,在具体事物中不断磨炼良知,从而使一个人的良知良能得到增进和扩展,这就是“物格而后致至”。简而言之,就是用好的初心去做事,这样在做事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做好事的本领。

    这是王阳明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改变了宋以来,在杂糅了佛学思想的宋理学说引导下,人们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弊端,把人的内在修养与做人做事关联起来,使内修与外用统一起来,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对于“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我有一点小体会。

    上高中时,我所在的班有70多人,一开始我的成绩在班里倒数第8名,按照这个成绩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对未来也是不敢梦想的。那时的大学还是高不可攀的,应届班的本科录取率在10%左右,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成为国家干部,就鲤鱼跳龙门了。

    懵懵懂懂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突然想明白了,与其整日焦躁不安,幻想得到幸运之神垂青,还不如脚踏实地努力去争取。平时纠结于每门课程分数多少,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你能把一份儿考卷上的试题都做对了,你不就是满分吗,清华北大不是任你挑选吗?

    之后,我沉下心来,心无旁骛的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一个个知识点上,放在了一道道题目上,通过对具体题目的琢磨,来一点点提升自己。

    当一个人沉下心来做一件事时,自己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反而觉得自己特别笨,很多题目都不会做,但同学们却说我进步特别大,由班里倒数第8名,最后稳定在班里第四名。

    我想“致良致”的功夫与此大体相同吧,只要一个人能够持之以恒,在一个个具体事物上下功夫,终会有所精进的。从另一方面讲,笼统的说一个人有良心、没良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最关键是要把良心体现在一事一物上,用良知良能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好。这也许就是“知行合一”精神的最通俗理解了。

    韩愈在《原毁》中讲到,“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我想说,我们不要再像卫道士一样来咒骂这个社会道德沦丧了,也许我们在骂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骂我们。从自身做起,随手关闭长流水的水龙头,按下开关熄灭白昼依然亮着的灯光,能帮人时就帮一把,但不要祈求任何回报……

    如果全社会每个人都能在“致良知”上面下功夫,那么这个浮躁的社会也许会稍许有所改变,那些心无所安、一天天划拉手机看花边新闻的人,可能会停下手来。静生慧,人静了,心安了,人的慧根就会闪现,社会也许就会沉淀下来了。

    “致良知”是王阳明学说的精髓。日本历史学家高濑武次郎说: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对日本的崛起有很深研究,他发现: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可以说,王阳明的心学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做了思想准备。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同志到达武昌,与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在谈话中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再进行所谓的争论了。”从此,全体中国人民跳出了姓“资”姓“社”的争论,中国改革开放走上新的征程。

    一些西方汉学家在研究中国时指出,历史沉重记忆和文化沉淀,在发展初期似乎是阻力或包袱,但当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和发展理念发生根本变化后,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全球化的新趋势结合,则转化成为巨大的发展动力,现在的确需要对中国优秀文化认祖归宗了。

    我们也不需要想的太高太远,每个人就从力争做一个大写的人开始吧,用人人“致良知”来荡涤社会的丑陋,使诚信之树和知行合一重新在中华大地上繁荣昌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良知”能救时弊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lh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