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第十一任皇帝刘奭归西,皇室治丧一月有余,其后,于当年六月,太子刘骜顺利成章的举行登基大典,继承皇位,史称“成帝”。
成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今概括起来,可谓是风流成性、骄奢淫逸。显然不是一个好皇帝,当然也算不上是多大的暴君,十足就是一个庸俗之帝。
然而在刚出生之时,成帝深受其祖父汉宣帝的喜爱,其名刘骜便是由汉宣帝亲自所取,取其意为“出色的骏马”。及至年龄稍长,刘骜又表现出“好读圣贤书”的优良品质,喜欢舞文弄墨,颇有学识并处事谨小慎微,种种品德深受其父辈所赏识,在其父汉元帝刘奭即位两年后,刘骜便被册立为太子,一时风光无限。
可谁曾想,这位皇太子在拥有了权势之后却又走上了与“圣贤经书”背道而驰的另一条道路,沉迷酒色,荒废学业,不务正道。
汉元帝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要废黜太子,另立新君,然而这位软心肠的皇帝终究还是没能痛下决心。这种妇人之仁也便给西汉王朝在刘骜一代的祸患埋下了种子。
就在汉成帝刘骜继承王位的当年四月份,天下发生了一件似乎前所未有的怪事,史载当时天空“西北有如火光”,“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
此番景象令整个朝野为之震惊,以当时的观念看来,天空无端生异响,非祸即灾,更甚可能是上天对于皇室新君的警告与不满。其实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几句描述,显然就是在说一场“雾霾”而已,而这雾霾的起因,乃是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在作怪。西汉定都长安,也就是今日之西安,发生沙尘之霾象其实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可是古人当然不会这么想,朝臣人心惶惶,初登王位的刘骜更是吓得发抖,联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免怀疑是上天怪罪。于是,在可怕的雾霾面前,汉成帝痛定思痛,勇敢地站了出来,发布了一篇罪己诏来昭告天下,内容如下:
“朕承先帝圣绪,涉道未深,不明事情,是以阴阳错谬,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咎在朕躬。”
在这份诏书中,“阴阳错谬,日月无光,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十六字实可谓是刘骜对于自己王朝命运的预测箴言。之所以说,乃是因为他其后的皇帝生涯完全符合此十六字所描述。
汉成帝虽然风流成性,沉迷女色,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他居然还养有一个男宠,此男名为张放,张放与汉成帝之间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两人不但两厢情悦,更是同吃同睡,结伴外出游山玩水,好不浪漫。这段在当时看来绝对是违逆人伦的同性之爱,自然遭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此正所谓“阴阳错谬”所指。
那么何谓日月无光呢?
于古人而言,日月可视为皇帝与皇后的代指,在汉成帝即位之后,其母王政君便被尊为皇太后,从此刻开始,便拉开了外戚王氏干权的序幕,沉迷女色无心朝政的皇帝近似于一个傀儡,虽不至于任人摆布,但也确实毫无作为,同样,摊上这样一个风流成性的夫君,任凭皇后有倾国倾城之貌也无法拴住其心,在皇太后势力的压制之下,皇帝、皇后的日子过得正可谓“日月无光”。
至于最后一句“赤黄之气,充塞天下”,则实实在在的印证了外戚干权导致的王莽之变,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因斩杀白蛇而有“赤帝子”之说,而王氏乃黄袍之象,易有言曰: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赤至极致便为玄黑,赤黄之战,正乃王莽新朝代汉之局势表述。赤黄之气,充塞天下,汉成帝刘骜准确的预测了这一王朝更替的变故,可惜他在位期间仍然不思悔改,或许在他看来,这就是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