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从思想上绷紧廉洁从业这根弦,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构筑不想腐的堤坝,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要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用好“四种形态”,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这是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也是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理论。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都有哪些呢,这是一个值得永远思考下去的课题。就目前发展形式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情况来讲,应该有以下几项内容。
1)廉洁文化教育。
以“不敢腐的震慑”作为廉洁文化教育的开端,让所有受教育的人员都能清楚的认识到腐败给企业或者是国家带来的损失,给个人带来的影响。给人们敲响警钟,以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保持党性,筑牢思想防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教育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是举行廉洁专项活动、观看廉洁警示教育片、召开廉洁研讨会、张贴廉洁标语等,通过学习知纪、明纪、讲纪、守纪,远离“红线”和“禁区”,利用好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身边物,全方位立体化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业氛围,是廉洁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2)规章制度的制约,严防廉洁风险,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总体来讲,法律法规的制约一定是防范廉洁风险的有效手段,而公司的规章制度更有针对性,更能对特定岗位、特殊人员形成有效制约。从规章制度入手,明确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的职权,建立监督机制,规范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用权行为,制订防范措施,完善防控制度。这一系列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一个笼子,将廉洁风险困于牢笼之内,以保障风清气正廉洁从业氛围。
3)形成风清气正廉洁从业氛围,构筑不想腐的堤坝。
国有企业如何“构筑不想腐的堤坝”,是要通过廉洁文化教育与规章制度的制约双方下手,最终形成的。廉洁文化教育是前提,廉洁文化教育是思想认识上的清醒,使自身从内心上“不想腐”,要认识到“腐败”危害之处,加强自身思想素质提升,武装自身思想,坚决抵制不良之风,从思想上杜绝腐败。其二还要提供制度和法律的保障,要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和严格的法律法规,使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在头脑中生成、强化“不想腐”的意识,同时还要优化企业廉洁工作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从业环境,腐败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从而达成“不想腐”的终极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