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阅读和学习的深入,我发现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会更加多的去思考了。
刚才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常识判断的讲解视频,我发现有必要调整一下备考计划了。
在10月底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自己是考不了公务员的,我的目标也是冲击2021年的事业单位联考。我想着把公务员考试能够啃下来,那么公务员考试肯定是能够通过的。而且里面的模块划分是一致的,均包含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五个模块。
可是现在我才发现,考试模块内容是一致,可是考试的侧重点却不一样。
公务员考试的科目是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而事业单位考试的科目是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针对常识判断这一块,事业单位测查的是应知应会的内容。应知应会也就是人人要知道的基本内容,在知道的基础上进行判断。考试中能判断的前提是能够背诵下这些常识知识。常识知识也是需要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记忆的。所以这块的内容需要反复背诵和理解记忆,平时也需要积累。
常识虽然是一个单独的模块,但是它的内容却和其他模块向关联。因为很多的常识是一些概念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常识做基础支撑,那么很有可能题目都读不懂。
各个学科模块之间都是有互通的。比如图形推理,说白了就是把图形用语言表达出来,再根据语言找出规律,对应到图形上。那么这就进行了文理的融合。想到读高中时成绩不好,不光数学跨的厉害,语文也是一般般。很多学科之间其实都是相互影响的。
回到主题,现在已经按照2天为一个单位进行滚动学习,那么明天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去听一听看一看事业单位备考的课程讲解。随着学习的开始,逐步的发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另外记录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悟:
1.无论是对家庭也好,对幼儿也好,对生活也好,都是需要进行管理的。管理无处不在。
2.下一步需要刻意练习精简表达;
3.教师和管理都是专业技术人员,这拓宽了我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认知。国家给的是大纲,教师或管理者怎么达到要求,用什么方式开展工作,这都是管理的艺术。无论是哪种岗位或者是工作,很多时候在于自己是如何看待它,面对它,管理它。而且也是在选择与什么样的人相处。能否与周围和谐相处,而且现在看到的招聘公告,很多岗位都已经明确注明会有大量加班。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运行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相比我认知中清闲的工作大概率是不存在的了。任何工作都有倦怠期,对人、对物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我应该如何去面对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