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文化哲思
比卦之初六 有孚比之

比卦之初六 有孚比之

作者: 中中地山谦 | 来源:发表于2019-08-16 11:36 被阅读1次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巜象辞》说: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坤为地,地上有水是比卦的卦象。象征大地上百川争流,流水又浸润着大地,表明地与水亲密无间,互相依存;历代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分封土地,建立万国,亲近各地诸侯。如果师卦是武力征服,那比卦则是政治安抚。

    比卦之初六 有孚比之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初六:心怀诚信地亲附,没有过错。有诚信好比美酒满缸,人们纷纷归附,亲密团结。不会有灾祸,反而会有意外的吉祥。

    比卦之初六 有孚比之

    卦象中主爻为九五爻,而初六到六四四个阴爻都处在其下,有从明君之意,自然不会有过错。可是,初六离九五太远,如果九五德不盛极,恐怕很难被照应到。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正说明此义。

    比卦之初六 有孚比之

    孔子是鲁国人,他是个有一番抱负之人,欲辅鲁国大治。由于政权的变动,让孔子的治国思想与几个大臣产生矛盾,加上当时的国君贪恋歌舞,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

      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

      可是,那个时候,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主张,没有人接受。

      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

    比卦之初六 有孚比之

      有一回,孔子在陈、蔡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围困在那里,断了粮,几天都没吃上饭。后来,楚国派了兵来,才给他解了围。

      孔子周游列国的13年里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大致路线就是今天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最后原路返回,当他返回时候已经是耄耋老人了。

    老实说,孔子推行他提出的施行仁政的观念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在许多国家都遭受了到了冷落,差点因为断粮而饿死。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传播自己的思想,让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名气也随着大涨,弟子可以说是遍布全中国,很多来自齐、楚、晋、秦等这样的大国的求学者,这其中的代表就有:颜回、子贡、冉求等。而这些人中有的从了政,对于孔子思想的广泛传播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游历各国时候,对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社会现状等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有助于孔子思想的形成和长足发展。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孔子广泛的调查中,习众家之长,将礼乐之道逐步的完善。

    孔子在初到每个国家时,都很受当地国君的重视,然而由于权臣排挤、战乱或是遇到与自身所秉持道义不相符的事,最终都没能获得成功。所以孔子不受重用,不能说其思想与当时时局不符,实乃没有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孔子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春秋》等。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继续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孔子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生前不受重用,不能说其思想与当时时局不符,实乃没有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孔子的学术思想在后世影响很大,他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比卦之初六 有孚比之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卦之初六 有孚比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sf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