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维琪Vicky
亲爱的阡陌:
见字如面,虽然并不曾谋过面。
转眼已经秋天了,树叶开始泛黄,风从人脸上吹过的时候,还不曾带着寒意,黄昏去散步的时候,总会路过一群桂花树,那沁人的香,是九月的佳酿。
我突然就在今日晨起的时候,特别想写封信给你,说说秋天,说说最近的生活,说说遇见你之后,我的生活有了怎样的改变。
前几天,你在微博引用了顾城的:诗是树叶,比秋天短,比世界长。
万物萧瑟的季节即将到来,那,不防先趁着秋日风光还在,送你一首里尔克关于秋天的小诗,作为见面礼吧。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喜欢诗,喜欢诗这样的表达方式,温温软软,好似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藏在了字里行间,细细碎碎里,夹杂着某些难以名状的情绪。
而秋天,就适合做一些“无用之事”,比如读诗、比如写信、比如坐在某棵林荫树下,捧一本书细细品读,身边落叶簌簌而下,偶尔抬头,看大片大片的云朵,在蓝色的背景里变幻姿态,再比如,在这样一个夜晚,写一封长长的信给你。
1
初识你时,我正站在大学的尾巴上,那时未来还不知去向,但又觉得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那时你已从东南大学毕业,有了自己的工作,独自一人在那座偌大的京城,打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闲暇之余,在一个叫心理FM的平台上发布自己录制的音频节目。
那时候,壹心理刚起步,誓要打造一个国内最大的心理学平台。
某天晚上,姐姐推荐了这个软件给我,说里面的节目很用心,我下载了下来,简洁的页面很是喜欢,一下子听了好几期节目,然后深深地被它圈粉。
那时候主播不多,而且都是无偿的更新,印象深刻的有林悦,纱朵,兰琪,还有经常和你合作的峰小峰。
后来某一天,某一个声音的出现,轻柔温润、自然亲切,听她的时候,整个世界都静了。
而那期节目下方写着:阡语陌路。
好听的名字,叫起来语调温柔,正如你给人的感觉一般温润沉静。
那时候网络自媒体开始迅猛发展,与此同时,鸡汤文也开始泛滥,在网络上大火的文章,基本上都能在心理FM上听到。
而你的节目,就像一股清流,一直保持着你独特的风格,就像你一直以来秉持的原则,不随大流,坚持小众,每一篇文,都精挑细选,但它们都有一种远离喧嚣的沉静力量,直抵内心。
记得你分享过祝小兔的《城市里的手艺人》,当时很是钦佩这群远离世界的五光十色,专注地打磨自己,打磨技艺的手艺人,仿佛他们做的不是一件器物,而是在写一首诗,每一道工艺的完成,都藏着他们对这世界,海也似的深情。
而我由衷地觉得,你也是个生活在城市中的手艺人,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用你的方式优雅地活着。
还有《不喧哗,自有声》,柏邦妮的《给妹妹的一封信》,《考研的女孩》,《卸下盔甲,让你的生活柔软着陆》,到现在,对它们都记忆犹新,而这些节目都有共同的特点,细碎、真实,满满的细节,没有多余的赘饰,不浮华,但都自有力量。
后来它们都躺在了我的手机里,伴随过了无数个夜晚。
还有那期,你几乎哽咽着录完的《想念》,不知你是否还有印象,你后来告诉我说那天心情不好,因为和你的沈先生出现了点问题。那时候我也刚刚失恋,你的声音,和文字一起传达出的心情,我刚好感同身受,那些情绪被一一击中,心痛得也几近哽咽。
后来,你精心策划的《晚安诗集》开始更新,一共十二期,都是你用时良久,精心筛选或珍藏的诗,每篇都精良,而且都配有一副十分精美的图片,配乐,尾曲和垫乐都十分有格调,再配上你的声音,那些诗,仿佛瞬间有了生命和温度,并揉进了你的理解和情感,从耳朵里鲜活起来。
那是个冬天,但因为你每晚的睡前情书,让很多颗孤独的心,找到慰藉,在温暖的陪伴中沉沉睡去。
2
我也开始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姑娘,若不是内心装着对这世界满满的爱与深情,怎能有如此的耐心和才情,能将一期节目,打造地如此精致。
后来某一个下午,关注了你的新浪微博,翻完了你几年的状态,那一个晚上,感觉我的世界豁开了一道口子,有些东西在崩塌,有些东西在重建,生命里,有东西急切地要流进来。
你或许觉得有些夸张,但你无法想象,那个晚上,我从你的生活点滴中获得的东西,对我以及后来的我的影响有多大,我心里生出来的是,原来一个人可以过得这样精彩,原来活着也可以有这样丰盛又优雅的姿态。
后来我知道,那种心情,叫做羡慕,它生出来的,不是嫉妒,而是我窥见了一种可能性,从你身上,我看到了我希望成为的样子,你的生活里,藏着我所渴慕的未来。
说来,也要感谢壹心理的平台,首先,它让我遇见了你,这种遇见,于我而言,就像前几天柴小姐文章里所说的微小奇遇,当时不觉得,但后来的生活,都渗透进了你的影响。
其次,大学时候自学了部分心理学,自认为读过了一些书,有过断断续续的写作,某次不经意的投稿,在心理FM平台的播出,以及后来几篇文章的陆续征用,读者留言区的评论认可,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勇气,那时候让我看到,好像写作这件事,我可以坚持做下去。
你知道吗?那时候,不够自信又很敏感,总是一边写,一边又否定,现在也是如此,真的不敢想像自己的文章会有很多人看,当听到可以录制成节目播出时,又兴奋又紧张,甚至担心地睡不着觉,一直在憧憬当听到自己的文字从主播的口中读出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又害怕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播了,会有多失望。
你是不是觉得好傻,那些文章,估计你没什么印象,都是些很稚嫩的东西。
但,于我而言,它总是个重要的起点。
3
从你的微博,我找到了你的人人网美食情书的小站,看你变身小厨娘,做出那些有颜有味的食物,再配以小诗,烟火气如此浓的事,在你手里竟也变成了诗。
从你那里,我了解到原来有一种植物叫多肉,它们有很美很好听的名字,比如胧月,黑王子,星美人,白牡丹,冬美人,秋丽,静夜,初恋,虹之玉等等,而你的细心呵护,把它们养得个个精神抖擞,而且都憨态可掬,肉肉的,很软萌,很治愈。
你的多肉明信片系列,寄给我的那一张,不知什么原因弄丢了,我去了好几次收发室都没找到,也因此失落了好久。
你是个艺术气息好浓厚的人,生活味也很重,这两者在别人身上可能有些矛盾的东西,在你身上却共存地很融洽,绘画,播音,摄影,美食,手工,诗,这些你都有自己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
当然,你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是读书。
大学时候还有图书馆可以泡,可以靠眼缘从万千类目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好书,而毕业后,回到这座闭塞的小城,没有图书馆,连个像样的书店都没有,购进的书单,大多来自于你的微博,也因为你,发掘了好多个我后来很喜欢的作家。
比如《解忧杂货店》,在它风靡以前,最先从你那里看到,从此入了东野圭吾的坑,一发不可收拾,从《秘密》到《白夜行》,到《祈祷落幕时》,他的缜密的逻辑推理,以及细腻的故事推进和人物描写,都相当了得。
比如《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因此认识了那个才气颇深的姑娘——文珍,又读她的《十一味爱》,她的故事,切入的角度独特,故事看起来都是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里的主角也是随便出门上个街就能遇到的路人甲乙丙丁,可她对他们的观察,细致入微,表达方式又自成一派,引人入胜。
比如蔡崇达的《皮囊》,用真实的、不带任何评判的笔触,描写了他成长的那个时代,家庭的祸福变迁如何把人折磨的面目全非;那个小镇的闭塞,如何将一个本身可以大有作为的姑娘逼上绝路;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在成长中如何与生活死磕,最终或和解,或沉没,或彻底丧失自我,成为一具行尸走肉的故事。
你说你每次读的时候,都是哭着,几次读不下去,绝望得几乎让人窒息,我也体会到,那种令人压抑的沉闷,但它又确实是一本好书,后来我还写过一篇此书的书评。
比如《岛上书店》,因此爱上了加泽文,后来又读了她的《玛格丽特小镇》,她的故事,都比较温暖,最有名的那句“每个人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不知给过多少人力量,去穿越黑暗的岁月,相信你也印象深刻。但我最喜欢的,是她的语言,是她在作品里,赋予人物之间对话的那种方式,风趣幽默,充满智慧,那些人物,都好动人。
还有《两地书》,《我所虚度的那部分世界》,《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所有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我爱那哭不出来的浪漫》……
列出来,能列一副好长的单子了。
那么,你最近在读什么呢?
我在重温三毛全集,又同着她,去往了那个撒哈拉,又跟着她经历了一番与荷西的爱与痛失,她的书,好像读多少遍都不会腻。
4
我遇见你,好像跌进了一座色彩斑斓的秘密花园,你这个生在春天的白羊座姑娘,天生具备的浪漫和深情,以及你自己打磨的,对美的敏锐嗅觉,变成了你手里的魔法棒,经过你手的东西,好像都焕发出了它所隐藏的美丽,那些美在闪闪发亮,而那些散溢出的光芒,也渲染了我黯淡的世界。
也因你的缘故,认识了那个率性洒脱,明明满身的才华,却不愿将自己深爱的文字与谋生的方式扯上关系的柴小姐,只写自己想写的文字,写成长里的困惑,写面对人生某些课题的纠缠,写四季的轮回变迁,写对自我边界的探索,她对情绪,有着敏锐的捕捉力。
而惊喜的是,我与她的家乡,只有两小时的车程,她曾漫步着走过的桥,赏过的月色,我也都曾见过,还有她文章里曾提及过的那条河。
而那座小城,记得你说你也来过,不禁觉得,和你们之间,有了某些真实的联系。
到现在,认识你大概有四年了,也算见证了你人生的很多重要时刻,比如和你的沈先生结束多年的爱情长跑,到领证,到后来大部分细节都亲手去制作策划的婚礼,到如今,你一点一滴,精心装修布置,充满了各种细节感和小心思的家的完成。
很庆幸你婚礼的时候,大家帮你录制的祝福音频里,有我的一段,也算间接见证了你人生最重要的一刻。
表面上,你是个如此温婉的姑娘,内心却又潜藏着巨大的能量,有时候感觉你是个小超人,什么事情都能做,也什么都能做到很好。
就像这几年,一边工作,一边有那么多热爱的事情要去一一安置,还要忙着结婚,布置房子,经营爱情,还一边去大学攻下了MBA的课程。
天性浪漫,但又冷静自持,一边将生活经营地有声有色,一边默默地提升自我,对世界保持敏锐度,又有一套自己的独立见解。
一直相信爱情,最终也收获并成全了爱情,两个足够优秀又互相独立的人,彼此依恋,又都保有自我的空间,觉得你活的样子,真是太美了。
而我,现在在一座小镇教书,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不紧不慢,偶尔写写文,看看电影,读读书,生活不是我预期的样子,但是又有很多温暖在身边,比如亲近的朋友、爱的家人,当然还有我爱的学生们。
你知道么,现在的学生都比较会表达,不像我们那时候,那么害羞含蓄,他们的喜欢会大声说出来,就比如,刚回家的时候,两个以前的学生远远地看着我跑过来,见面就说老师好想你,说老师你又变美了。
有时候校园里遇见,远远地就跑过来一群,扑上来拥抱我,或者围成一团,讲现在的生活,讲又遇见了什么人,讲那个年龄的小秘密和心事。
就觉得,有他们,生活美好了好多。
大抵,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成长轨迹,要走的路,也不尽然相同,但每一个遇见,都是一个契机,来带给你某种礼物,而你,于我而言,是指示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活着的另一种姿态。
而对你这种羡慕的心情,也带着我在抵达,我所渴望的某种美好。
不再关注心理FM好久了,你也离开了那里,在自己的小领域里,专注做自己热爱的事,再为喜欢你的小耳朵们,出更多优质的节目和文章。
愿你用那么多美好陪伴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在陪伴你。
而我也相信,如彩虹般的你,内心住着一个小姑娘的你,满心都是爱的你,世界自然会以更多的爱,来回馈你。
请不要介意我冒昧的来信,也很高兴你读到了这里。
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