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

作者: 伊品糖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22:49 被阅读0次

文/阿土申    作于公元2020年2月14日

      共和七十一年,岁在庚子,荆楚之地,瘟疫肆虐,华夏儿女携上亿之众,举全国之力,赴疫区,战之。余本西川差役,上效党命,下安百姓,此余之使命尔。今,山河摇曳,百姓惶恐,余不敢苟全性命,因私废公,留骂名于青史,愧于天下黎民,遂请命战之。

      家中诸事,劳亲费神,双亲半百有余,儿不能承欢膝下,常伴左右,此不孝之至也。万望闲暇之际,代语之,以安其心。代劳之,以慰其行。倘问余之所向,亲可据实以告。此行顺天应民,除疫安邦,双亲虽非饱学之士,然皆以天下大义为重,必能识吾之志,而拥吾之举也!余每惑于此,念及父母如斯,焉敢不报效万民,反趋利避害,而蒙其羞也。

      余等识之已傍三载,亲本佳人,聪慧有余,佼佼者是也。然此后,内外压于一身,余甚忧之!万望珍重,此其一也!亲乃唯美之士,万事至纤至悉,本无可厚非,然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此皆天命耳,不可逆之,不可不慎之,望亲好之为之。岂不闻五柳先生之不求甚解呼?此其二也!亲敏于诸事,心思过细,如黛玉之多愁,恐伤及身而毁及形,长此以往,则危矣!望君于不悦之事,一言一避之,一笑以拒之。曩昔范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说,亲当深思之,此其三也。此三者,乃余之所放不下,甚虑!若亲听之任之,则余此行犹如芒刺在背,不能心安于战事。反之,则无忧已!必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今当远征,思绪绵绵,腹有万言却欲说还休。余等心灵相通,虽不言,君必已会之。待凯旋之日,还太平于天下,还盛世于黎民百姓,定与君秉烛畅谈,再续山盟。

相关文章

  • 《陈情表》孝情最感人

    李密的《陈情表》被推为抒情佳篇,南宋安子顺就有"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的说法。《陈情表》的情至...

  • 4晋武帝果真被“情”打动了吗? ——《陈情表》别样解读

    晋武帝果真被“情”打动了吗? ——《陈情表》别样解读 鄂冠中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 5《陈情表》读后感

    由《陈情表》说孝 2015年07月15 “不读《出师表》,不知何为忠,不读《陈情表》不知何为孝。”这是千百年来我国...

  • 2事真情浓理切——《陈情表》赏析

    事真情浓理切——《陈情表》赏析1 人们常说“忠则《出师》,孝则《陈情》”。被誉为千古美文的《陈情表》,是李密因祖母...

  • s03e13 我与陈情

    作业要求:写一封陈情表,虚拟的真实的都可以。 师说:在中国生存,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写陈情表。 细想起...

  • 再读《陈情表》|珍惜爱你的那个人

    高中时,学过《陈情表》这篇课文,那时老师说文章很感人,但我并没有什么感觉。如今再读《陈情表》,也许是经历过了这种伤...

  • 笑感

    今日授《陈情表》,余欲板书苏轼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

  • 3此情可待怎追忆——《陈情表》镜头点评

    肖培东 “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陈情表》虽造语平实,但词意恳切,发自肺腑,兼之行文简练畅达,因而历...

  • “多情”的告白书

    “多情”的告白书---《陈情表》教后记 读《陈情表》,脑海中一幅幅图画,各种声音交织。不禁被李密高超的语言艺术折服...

  • 两表真名世,千秋伯仲间

    孔明《出师表》 李密《陈情表》 尝谓: 读出师表而不泪,必非忠 读陈情表而不泪,必非孝。 真可谓: 两表真名世,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情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ss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