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五代史通俗演义--学习笔记-1
唐末政权的三大势力。
黄巢为要用暴力推翻唐朝的腐朽统治,结束第八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已及百年的藩镇割据局面,而掀动起来一次全国规模的大起义。
在黄巢由长安撤退之后,唐廷以李克用在围攻长安的战役中为立功最高的人,遂用他作河东节度使,朱温在降唐之后赐名全忠,一直还在河中府为行营招讨副使,及黄巢东奔,唐廷也改命朱全忠到汴州去作节度使。
朱全忠以汴州为根据地,逐渐兼并邻道,扩大其控制地区,在九世纪末,其势力范围已扩大而及于淮南和河北的一部分地区。及受崔胤的邀请,带兵入关,攻破凤翔,清除宦官之后,遂于904年挟唐昭宗东至洛阳,又东向攻取了山东的淄、青等地,北向控制了魏博和镇定,成为潼关以东惟一强大力量。到907年,他便废掉李姓皇帝而自即帝位于开封,改国号为梁。
李克用与其所部沙陀兵,自884年以来即屯驻晋阳(太原),在河东割据自雄。到894年,在北方割据军阀之中乃成了“朱全忠独盛”的局面。但李克用仍常出兵河北以与朱全忠相争。
895年刘仁恭凭借李克用的军队而攻占幽州,此后即为幽州节度使,但此后他却依违翻覆于朱全忠与李克用两大势力之间,且常出兵去袭击契丹。因此,刘仁恭也成为与梁、晋对立的一支强大力量。及朱全忠称帝之年,刘仁恭为其子守光所软禁,守光自立为幽州节度使,后且自称燕王。
第十世纪初年,在华北地区对峙着的这三大军事力量,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因辖区与契丹最近,故一直与契丹处于斗争状态之中,在晋阳的李克用与在开封的朱全忠则都争着要与契丹相结。905年李克用与契丹的阿保机在云州会晤,约为兄弟,第二年阿保机却又接受了朱全忠的衣带、珍玩等物而与他通好,建立了邦交。
《五代史记》的《伶官传论》中记有李克用907年正月临死前向其子李存勗说的一段话:
世言晋王(指李克用)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李存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刘守光)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这几句话正反映出当时三大势力间的矛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