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爱上了他,不说一句话是因为难以接受因为自己国破家亡的息侯。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后人说,既然我是红颜祸水,就应当以死保得贞洁,方算死得其所。可世人不知道的是以死明志实在是太简单不过的事,后世传诵的烈女子何其多,尤三姐吞金而死,虞姬刎胫而亡,坠楼的绿珠,一根白绫,一根草绳,如何都能了结性命。只是死去是太过简单的事,活着,背负着屈辱和骂名活着才是难事。
我身在楚宫,每日以泪洗面,听闻陈国和息国的处境岌岌可危,一人之声名何足惜,战火一起,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我痛心自己是祸水,楚王却命人收起了所有危险物件,并命人寸步不离,若我有闪失,阖宫十几条人命为我殉葬。
还好我找到了不用众人陪葬的方法,这一日天色晴好,楚王为讨我喜欢,陪我到楚宫最高处俯瞰整个郢都,车水马龙,万千气象。我出生于陈国,后嫁入息国,陈息两国都是小国,都城虽也壮阔,却远不如楚国国都气势恢宏。然我决然的登上了清凉阁的栏杆,当我要跳下去时,楚王抓住了我的胳膊,他眼中没有波澜,“你可以一死了之,你死了,我必迁怒于息候和息国的子民,寡人要他们陪葬,你跳吧”,我一时之间竟然惊慌无措,我只是一个女人,为什么要我承担这么多罪责。我只能求楚王救我,楚王将我费力的从楼宇上拉了上来。后来,整整一月,我再也没有见到楚王。
可是锦衣玉食不断,我听说我的丈夫息候成为了郢都的守门人,我托人为他带去了一床锦被,可我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床没有送出去的被子。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月后,楚王回来了,他带来了陈国少年时代我常用的闺中之物和息国成婚后的宫中之物,他吩咐宫人将一切物品规整齐全,一并带来的还有我在宫中的贴身侍女和厨工。一切一如往常,只是息候变成了楚王。楚宫中妃子都细腰,但人数却少,楚王上朝议事后,就会回到宫中陪伴我,他不似息候,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开始拿他和息候比较,等到后来我才发觉也许从他每天坚持陪我用晚膳开始,又或者是从他听我抚琴开始,又或许是很久很久以前。
有些事情,一旦经历了就不能回去,即便我能回去继续做我的息国王后,可这一段楚宫经历又能都不算数吗?而息侯心境又如何同从前一样呢?我难以承受这些痛苦,可楚王却对我万分包容,世人以为我贪慕虚荣、仰仗权贵,其实我只是一个女子,只求俯仰之间得以保全家人。少时,母亲带我在宫外的农户家中收割黍米,看过农人收割庄稼的汗流浃背,也看到农人辛苦劳作经年,却仍缺衣少食,父亲教导我说身为王族,能也要安守本分,农人要耕田、商贾要贩运、士子要读书,那么公主呢?我好奇的问父亲,父亲并没有告诉我答案,后来看到被远嫁别国的姑姑被休弃,却仍要再度被远嫁,姑姑告诉我这就是公主的本分。
而在和楚王的相处中,我看到一个殚精竭虑为百姓操劳的大王,使百姓免于被战乱涂炭的大王,同样在后宫中,他又是一个担当负责的丈夫,他为我修建了紫金山、桃花洞,也严惩了宫中讥讽我是祸水的后妃宫女。而我的母国,也因此受到楚国庇护,这一切我都知道,也越来越难以对楚王生出怨恨。我只不过是一个女人,后人为我写了一首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感旧不言常掩泪,只应翻恨有荣华。”我看着楚宫里的一切,我知道今生我也无法摆脱。日子过得飞快,很快我有了两个孩子,我知道今生我都是对不起息侯的,如果说一开始我是为了国家百姓苟活,那么后来或许是我想活着,这不啻于一种背叛,可我该怎么做,才对得起所有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