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连载】
2012年9月:新疆草场
一天,别克突然给我们来了一手。他给了放牧人一包烟,遂从放牧人手中接过鞭子,一跃上了马,纵马扬鞭,驰骋一片烟尘。这一举动引来摄影团队的欢呼,紧跟着“卡卡卡”的拍摄声音响起来一片。
(图片由影友润雨无声拍摄)别克是土生土长的哈萨克人,很爱他的家乡。他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是关于哈萨克族的终身伙伴马的(以下由影友红蜻蜓叙述):哈沙克民族的男人一身拥有3匹马陪伴,当小男孩成长到5岁时就要进行伊斯兰教的洗礼“去包皮”,做完洗礼家长就会给小男孩挑选一匹小马驹陪伴小男孩成长;马的寿命最长是25岁,当男孩长大了要成家时家长就会为小伙子挑选第二匹年龄在3岁左右马来陪伴小伙子到中年时期;小伙子成为中年人时将挑选一匹比较成熟约7-8岁的马匹陪伴自己到老。在人生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将有3匹马儿的陪伴,当第一匹马儿老的时候主人将马儿的尾巴剪去放归大自然,无论草原上是谁看见剪掉尾巴的老马都知道是放归的。而马与主人的感情是不会忘却的,当马儿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会跑回主人家围着毡房转三圈用马蹄和鸣叫来告诉主人,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人就知道是老马来向主人道别,家长会让小主人去干别的事情不让他看见伤心的场景,家长会给老马吃它以前最爱吃的东西然后拍拍它的头……老马会以长长的嘶鸣来告别,然后扬长而去……几天后家长去找回死去的老马,将马头带回挂在小主人经常路过的地方,让小主人可以缅怀陪伴自己度过快乐时光的马儿……
“别克在图瓦人家的院子里抱着马头骨沉思,问他怎么了,他说想起了他的老马……
当时还没听到过他们与马之间的故事。
我说伟大的哈萨克也这么多愁善感?来,拍张与马头的合影,他笑了。”
(解说和下图来自古捣)
别克给我们“原唱”了一首歌,是一位哈萨克诗人咏唱的音乐史诗,在布尔津一次草原之争中,那位诗人歌手用哈萨克族独有的两根弦的弹拔乐器冬不拉弹唱出来。歌词是这样的:
无风的夜
明亮的月
月光印在水面上
阿乌乐旁临深深的谷
依稀传来河水的怒吼
浓密的树林
连枝的叶
发出沙沙细雨声
看不见遍地的黄土地
大地早已披绿衣
再来说一个奇闻,是摄影指导古捣转述别克讲的:
新疆著名的大尾羊,据说肥的大尾羊其尾部的脂肪有几公斤,有的羊尾部肥得后腿都无法支撑……当地的油炸食品用的油,基本都是这羊尾的油脂炸的。一头这种羊的羊肉大概在二三十公斤。
别克说你们要是喜欢这羊肉,只要打电话预订,可以抽真空后快递给你们。一头羊只要两千多……
哈萨克人谈起羊,有说不完的话题。
其中最著名的是——“来吧来吧来吧,不要不要不要!”
这故事的名字够长的哈?
别克的故事是这样讲的:哈萨克人吃羊,一般都吃几个月大的小羊羔,因为小羊羔肉嫩,没膻味。但母羊是舍不得杀的,人家长大了要生羊娃娃,所以被宰的都是小公羊。不过问题就来了,小羊羔都长得差不多,怎么去区分人家是男生还是女生呢?
开着车的马师傅笑得不行,在驾驶位插嘴说:“来吧,来吧。来吧!~~不要,不要,不要!”
在一车人都一头雾水之际,别克揭秘:其实分辩大尾羊是男生还是女生,很简单的——看它们怎样摇尾巴的!公羊摇尾巴,是上下摇的,象在招呼:——来吧来吧来吧。而母羊摇尾巴,是左右摇的,这是在说:——不要不要不要!
小公羊,命苦。
每年的春秋两季,都是新疆的牧民们转场的季节。春天从冬牧场转到夏牧场,秋天再由夏牧场转回冬牧场。在茂密的森林边,在平坦的草地上,在蜿蜒的山道,在宽阔的公路,到处都能看到一群又一群牛、马、羊,声势浩荡地流动在转场路途上。
别克说,一年中的牧群转场多达90次呢!
据影友介绍,每年九、十月哈萨克人浩浩荡荡地从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迁徙,转场途中几百上千拨的转场牧民,形成连绵不断、浩浩荡荡的长距离迁徙大军,所过之处,烟尘滚滚……可惜,我们没能有幸见到,我们拍摄的只是极小型的转场。即使如此,我们也是那样兴奋,追着拍摄,跑得都快断了气呢。
拍啊拍,哪里还顾得了我们已经挡住了牧群行进的道路,无怪一些牧民急了,险些挥鞭抽打我们了。
诙谐幽默的别克讲了很多哈萨克民族的民风民俗,还讲到了曾被姑娘鞭打的故事来:新疆哈萨克族不分男女老少,都擅长骑马。 青年男女在谈恋爱时,会骑在马上互相追逐,嬉戏。 骑马当然要用到马鞭。 他们在追逐时,常会听到清脆的挥鞭声音。 于是,就有了“鞭子底下谈恋爱”说法。他在中学时代,为追一个女孩子反被女孩子拿鞭子抽(因为姑娘不喜欢他,按哈萨克民族“游戏规则”,若女孩子不喜欢男孩子,就要骑在马上追打男孩子)。姑娘认为别克是大学生,担心他不能和自己长期过“游牧”生活......按照习俗:姑娘一旦被小伙邀约,要吗成功确定关系,否则就会耽误姑娘一年光景,这对于游牧生活、一年仅一次“大聚会、相亲机会”的姑娘来说,影响很大。因此哪位姑娘因为不敢相信别克会娶她并和她过一生,而错过这一年一度的大好机会,所以伤心“鞭打”别克。不过别克终于还是找到了心爱的姑娘。
(顺便在这里记录下别克给我们讲的新疆N大怪的名称:鞭子底下谈恋爱、男人爱把绿帽戴(代表草原的民族服饰)、风吹石头砸脑袋(达板城为风口,风特别厉害,有百里风力发电机景观)、姐姐出嫁把妹带(妹妹要陪着姐姐一段时间)、胶鞋套在皮鞋外(出门套鞋,进屋只需要脱掉套鞋)、铁床摆在大门外(热天里在露天睡觉)、汽车跑得比火车快(山地多)、大盘鸡里拌皮带(一种面食)、冰山上花盛开(雪莲)……)
摄影人就是摄影人,在户外从不知道什么叫疲倦和倦怠,见什么都新鲜,见什么都拍啊拍。哈哈,反正有的是存储卡,不似胶卷时代不能尽情享受摄影的过程。
又一天,别克在向我们介绍北疆风情时,不断向窗外寻觅着什么,突然一声呼唤:“快看普氏野马!”影友们靠窗站起来。
普氏野马原产于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一带(因此也被称作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是世界上仅存的野马。蒙古野马于1879年由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首次发现,其后其野外数量不断下减,至1969年人类最后一次发现其野生个体,前后仅经历90年的时间,其保护状态也由濒危变为野外灭绝。
游客们能够跟普氏野马近距离接触呢。看来普氏野马也是很愿意跟人亲近的。据说,中国曾用一只熊猫换回了俄国的两匹野马,现在(2012年)已经繁衍了2500多匹。
五彩城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腹地野马的故乡——卡拉麦里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别克说,他的父亲就在保护站工作过。从216国道428公里外进入,仅20公里就可到达。它与五彩湾古海温泉及野马繁殖中心相邻。
别克为了活跃气氛,让大家开心,竟像小孩子一样,玩起了飞鹰造型,影友们尽情地把这位可爱的“模特”收入镜头。
我和彭哥与别克来了张合影(严哥拍摄):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