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陪你过好每一天
失败的意义是什么?(《终身成长》读书笔记之三)

失败的意义是什么?(《终身成长》读书笔记之三)

作者: 萤之花 | 来源:发表于2021-09-09 23:38 被阅读0次

人人都惧怕失败,不管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把一件事的失败,放大到一个人的失败:“因为没有做好这件事,我成了一个失败者。”人类的心理都有防御功能,为了使自己不至于过度悲伤,消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在失败后,选择外归因,比如责备他人,寻找借口,甚至向更差劲的人看去,为了避免再次品尝失败的痛苦,从此远离这件事和这个领域,躺平,任优秀者碾压。

因为太惧怕失败,对成功的渴望使得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成绩,也关注别人的。当自己没有做到的时候,别人抢先做到,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失败,哪怕这件事的成功并不是排他性的。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假如和我老公一起跑步,我们约定都跑5公里,当他跑完的时候坐在路边等我,我会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力气,没有必要再跑下去。

明明不是比赛,只要跑完5公里就是赢家,我却渴望抢先跑完。我们体力悬殊,所以我的渴望只能是空想。不改变心态,我将毫无悬念收获失败的感觉,因此我从来没有和老公一起跑步过。

再比如我们玩五子棋,如果我赢了,我会结束战斗,如果我输了,则会指责他丧心病狂。以前我只知道自己不喜欢输的感觉,今天明白是太执着于结果,害怕因为失败被打上“蠢蛋”的标签。

除了在玩耍中害怕失败,工作和学习中,我更是用灵敏的嗅觉,躲开失败的沼泽地。看,我用“沼泽地”称呼它,失败太可怕了,简直没有挽救的余地。

有些事情没有做好,低落的情绪很容易袭上心头,这时我本应该努力赶上,继续学习,按时交作业,及时做家务等等,但是我偏偏会选择破罐子破摔。我害怕努力与低迷的现状斗争后,结果仍然不理想。

费了好大力气还是不够优秀的事实,会让我无法承受,我再也不能找借口,我害怕被自己和他人一起嘲笑。

成长性思维模式的人遇到失败,同样感到痛苦,他们会以此作为继续学习的动力,而且不会在失败后的学习中否定自己。

他们会向内归因,比如我是否没有找对方向,是否可以更努力,从以往的错误中总结教训,我才能走向正确,同一件事,如果别人抢先做成,我要向他学习,请教。

如果有一些事情没有做好,他们也会感到抑郁,与固定型思维模式不同的是,他们会更努力地确保自己完成该做的事,维持生活的正常运转。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我原本可以”,假如我原本可以做到,却因为惧怕失败不去尝试,我将无法原谅自己。

甚至他们会告诉自己:“我凭什么认为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就必须成功呢?”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何况每个人的努力,并非建立在同样公平的基础上。

如果每天都要有所收获,今天我想对自己说:“不去放大成功的意义,反而更能轻简脚步,不断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失败的意义是什么?(《终身成长》读书笔记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iw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