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笔记.中国史
历史20.郑和下西洋

历史20.郑和下西洋

作者: 珍妮的后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24-08-24 08:27 被阅读0次

在明朝万历年间,朱棣派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为什么要下西洋去到海外,劳民伤财背后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有说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棣的皇位并非正统,是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来的。朱棣登基之后有传闻建文帝逃亡到海外,而作为谋朝篡位的朱棣来说,本来就有些心虚,担心建文帝会卷土重来,也会因为朝中还有支持建文帝的旧臣,而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所以派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表面看是有道理,但细思起来并不是这样。如果建文帝已经逃亡到海外,当时海外与国内的联系并不方便,并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那也没有必要再去找他回来再给建文帝的旧臣燃起新的希望。郑和下西洋声势浩大,若是要秘密寻找,又何须大张声势。所以这个理由说不通。

还有说是为了宣扬国威,展示中华富强。从郑和下西洋的规模,船只人数以及所带的物品,的确是能显示出中华富强。郑和一次下西洋所耗费需要六百万两白银,相当于明朝三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虽然说他也在海外带回了一些奇珍异宝,也带回了他国使臣向我大明进贡。但是所收获的珍宝与送出去的珍宝和下西洋的花费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所以下西洋的成本是十分昂贵的,而收入与付出差距太大。赔本的生意谁去做呢?而当时的西洋国家也并不能对明朝构成威胁,所以这个说法也不靠谱。

那是什么原因必须要下西洋呢?

首先在资源背景上来说是具有了这样的条件。由于两宋和元朝时期海外贸易的发达,海上丝绸之路打通了中亚,非洲,美洲的航路,对于海外不再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已经有清晰的路线可以去航行。南宋时期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当时已经可以制造出承载五六百人的大船。

到明朝时期,造船技术进一步发展,在船舶资源上来说这已经不是问题。急需有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去完成这样的海外壮举。而郑和下西洋的影响,重点不在于海外,而在于国内。郑和从西洋带回的奇珍异宝,以及各国使臣前来进贡,营造出了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这在国内极大的提高了永乐皇帝的政治威望。

因为非正统皇位,所以永乐皇帝急需做一些实事来巩固自己的皇位皇权。比如说他迁都北京,亲征蒙古,以及派郑和下西洋这些事件,都是为了提高政治威望。

但后来,随着海盗的猖獗以及政府对商业的打压和明朝颁布的严厉海禁,郑和下西洋的事业并未一直持续下去。也正是因为没有持续下去,郑和下西洋的事件,才会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2024-8-19

相关文章

  • 宫廷政变里的亲情(二) 靖难之变

    回溯世界古代历史,没有一次远洋航海旅行能如郑和下西洋一般规模宏大。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可谁知道郑和下西洋的...

  • 宫廷政变里的亲情(二) 靖难之变

    回溯世界古代历史,没有一次远洋航海旅行能如郑和下西洋一般规模宏大。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可谁知道郑和下西洋的...

  • 霹雳君:明朝人才济济,皇帝为何要派太监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这个故事比较传统,今天我们来说说皇帝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都干了什么事? 郑和原名马三保,听名...

  •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 和平是如何被平等扼杀的

    说到郑和下西洋,你一定都听说过吧,这段历史小学都学过,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个你也一定知道,联络亚非各国,...

  • 他是一名太监,他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是一名伟大的航海家,他一生七下西洋,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郑和下西洋,背负着皇帝朱棣的个人政治...

  • 和平外交源远流长(一)

    琼丹原创 在中国明朝的历史上,曾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

  • 郑和下西洋

    郑和 穆桂英 佘太君

  • 郑和下西洋

    1.目的:明成祖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 2.概况:1405年,郑和率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航海七次,共到达...

  • 郑和下西洋

    题记:滨江宝船遗址略有思。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AD.1405...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20.郑和下西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mu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