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日记星球267号星宝宝,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二十三期21天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214篇原创日记。‖无戒90天训练营学员‖

以前我老唬着玩,唬着28,唬着张小姐。
今年很少这样唬了,像霞霞所说的“欣欣没有以前活泼了。”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压弯了岁月,什么慢慢让我有些沉重。
尤其这一段很压抑。对孩子奶奶的唠叨我开始堵心,我在生气中睡觉,到两三点左右又在半失眠中醒到天明。
昨天晚上孩子奶奶“砰”一声摔上门进了她的房间,她嘴里说的声音很大,在我的房间听的清清楚楚,她说“就会抱着他看,咳嗽成这样也不管他。”下班进了这个家门,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唠叨了。
小孩子迷迷糊糊快睡着了,倚在我怀里看手机,《小猪佩奇》的视频。《小猪佩奇》小朋友们百看不厌,小孩子也像追剧一样有瘾,每天要看上几集,只不过那一集很短,大概五六分钟的样子。
他是在咳嗽,我是打算给喂些药的,只不过他刚刚吃饱饭,肚子像小锣鼓一样鼓胀,我打算等他消化一下再。这个天,冷热温差大,在外面冷飕飕的,进到房间热乎乎的。刚才在外面玩还好好的,回来就猛烈咳嗽了,尤其在刚供暖的这一两天。
小孩子无所畏惧天气严寒,从学校回来,一点也不喜欢在家里待,天地才是他们广阔的乐趣所在。一根树枝,几片树叶和干草,他们都可以嗨起来。大人给他们说了一百次家里暖和,他们全然不顾。
回到家,奶奶的第一顿数落就是“叫你不听话,叫你在家里玩,你非得在外边玩,看咳嗽了吧。”不咳嗽的时候也是数落,“现在大了,一点都不听话,叫回家不回家,非得在外边玩。”
我说“想在外边玩就在外边玩会呗,回来又没啥事,饭早做一会晚做一会都行。这晚上又不急着去上班不用很赶。”
我的话孩子奶奶总也不认同总也总是听不到心里去,每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缓着气扒着防盗门的门框连声哎呀的数落。她始终不明白,小孩子在家里玩有什么不好,家里家外不都是玩吗?
家里只有玩具没有小朋友,外边有小朋友有互动有成群结队。这就是区别。
以前我总解释,现在我不再解释,孩子奶奶唠叨什么我都不接话,她自己说完了,说无趣了,就坐在沙发上歇了。
不知是老来似小孩还是因为孩子奶奶总是依仗给我们看孩子有功劳, 她的脾气越来越大,她就是这个家里的权威,动不动就是这里不顺眼那里不顺心。
就像今天晚上。我们在邻居家玩,她打电话说“赶紧回来吃饭,免得饭凉了。”小孩子正玩的热闹不愿意走,等我们又玩一会再回去的时候,奶奶就不高兴了,“看看饭凉了,又得热。”我正把手里的衣服和背包放下来,第二句话来了“还摸索啥,吃完饭再摸索。”
餐桌上两个菜,一个醋泡花生米,一个热菜。我大部分时间在吃花生米,一来这个新花生很好吃,二来孩子奶奶今晚炒的菜像水煮一样实在不好吃。辛辛苦苦做出来已经是成绩了,每个人水平有限,我只在心里如此评判。但我的表现让孩子奶奶有些不悦“好好的菜放那里不吃,吃那个小舅子花生米倒吃得起劲。”爱吃什么吃什么,你端出来的菜不是叫吃的是叫看的?
上次家里的垃圾桶烂了我花6块钱买了个新垃圾桶,她说桶深了乱花钱了,家里有拾来那个小桶放垃圾不是正好吗?我说这好好一个家放个拾来的破小桶多不协调,再说出去倒垃圾的时候多丢人啊。那小桶是谁家盛涂料的废桶,还一股窜鼻子的甲醛味。

听烦了我会顶撞她几句,她会气鼓鼓的刹住车,嘴里说着狠话“以后再也不管你们的事了,再也不说你们了!”表情上虽然还是一副厌弃的模样,但是能好上几天,不再唠里唠叨。
一般情况下我不想去顶撞她,我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持,我也尊重她是位老人。
因为很多时候她也是在操着一片好心。为这个家族和家人的身体好。是呀,如果孩子不出去玩,不受冻,可能他就会减少一些生病的几率。但是三岁多的娃娃,他的天性在动不在静。像羊圈一样圈着他,他时常急得鸡翻狗跳。
再有很多老年人都仔细,过了一辈子苦日子,时时处处都想节俭。
很多时候别人会跟我说“你这有奶奶帮你带孩子,知足吧。要不然你班也上不成,钱也挣不了。”说到去上班,有一部分也是想摆脱孩子奶奶的唠叨吧。“看人家谁谁都上班了,孩子才六个月。”“人家谁谁一月挣多少多少钱,俺这歇家里。”
小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我去上的班。时常我会感觉如果孩子有我的陪伴他会更幸福。人生总是有很多无奈与赌气。妈妈走了跟着奶奶也是一种生活。
的确,有奶奶看孩子比外边请个保姆放一万个心。她会百分百的真心对孩子。小区好几个邻居给我说过,“你们孩子奶奶看孩子真上心啊,带着好吃的带着玩具,一堆一堆的。”
她对自己的家人没得说。大孩子住校每周回来一次,她也总想方设法给孩子改善伙食,蒸馒头蒸包子在所不辞。老刘回来,她也会改善伙食,儿子再大在她面前都是小孩。
小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落寞的白天,她会拖地收拾一些家务。小院的菜她也会不停浇水耕种。我从来没管过。
很多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老人在家,这是用一百万一千万也买不来的一把好锁。有她(他)们在,你干什么都放心。
孩子奶奶有很多优点,勤劳,善良,认真,持家,有耐心。她不唠叨的时候家里太平盛世。
有时候我会把这烦心事跟老刘讲一讲,他说妈妈小心眼了一辈子,这一会半会哪里能改得掉?等凑着机会了我跟她说一说。他会捋着我头发说“俺媳妇最懂事了。”捋着捋着就把我捋顺毛了。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老太太就是心思细腻了一辈子。大孩子八九岁的时候去其他同学家里玩,她不知道那同学家在几楼住,一直坐在单元门口等到大孩子从楼上下来,她生怕把孩子搞丢了。她说她就是来看孩子的,搞丢了,她没法给儿子和儿媳妇交差。
跟她说过了都是一个小区,没事的,不会有危险。那也不行,除非孩子不是从她手里走出去的。她是个特别有责任心的人。
家里的其他孩子们,老太太也这样。你有个外出,晚上九点十点不回来,她就睡不着觉,非得打个电话问问到哪里了,情况怎么样,她才放心。孩子叔叔姑姑们过几天不给她打电话,她一准会打过去问问,她说她担心得不得了,你几天不打电话是不是有啥事了。她是个心眼比针尖还细的老妈妈。
用大孩子的弥补理论来解释,就是上天都是公平的,你大大咧咧的性格专门派一个细致入微的人来弥补你。老刘常年在外,孩子奶奶就是弥补我性格的天使?
就像今天早上我炒个菜,孩子奶奶又有意见了“煮的也是鸡蛋,炒的也是鸡蛋,都成鸡蛋个丈人了。”她老家话的口头禅特别多。煮鸡蛋和西红柿炒鸡蛋它能是一个味道吗?煮鸡蛋是每天早上每人一个的惯例,孩子们就爱吃馒头沾西红柿汁,有什么错吗?你不想吃,想吃什么菜,完全可以再炒嘛。
我不是圣人,做不到充耳不闻。听到这些唠叨我心里会特堵特难受。我是个成年人,是家庭主妇,我完全有自己的思路和思维。
搁在以前发过无数次火了,现在发不起来了。你爱说什么你就说吧,如果怼回去,堵心的不是我,又该是老太太了。反正都是自家人。
从小孩子上幼儿园不在家之后,孩子奶奶这个毛病越发频繁了。我突然意识到她是自言自语,她是在自己跟自己说话。也许是无人倾诉独自无聊吧。
小区里有很多老头老太太天冷了都不出来玩了,孩子奶奶的冬天该是漫长的。
老来伴老来伴,人到老年,还是自己的另一半最能靠得住,可以一起坐着摇椅慢慢摇。
写到这里我也期望老刘和更多的夫妇们,我们彼此都要更加照顾好自己,使我们能活得更长久一些,老了彼此有个照应。孩子们都各忙各的,哪有时间照顾我们呢?
有时候孩子奶奶高兴的时候会开我玩笑说,“你这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等你老了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我想等我老了,再翻开这篇日记,我能少一些话语,能不插足孩子们的事情。我期望自己有更多的乐趣打发寂寞的时光。
眼下冬天来了,老家里没有暖气,四壁陡空,孩子奶奶还是很适合在我们这里居住的。她害怕着凉,着凉就闷气。
等天暖和了,她爱在这里就在这里,爱回老家就回老家。她感觉在哪里舒心就在哪里待吧。
人到晚年还不能给老人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也许这也是我们该考虑和改进的问题。
有时候我想还是以前的小区居住好,孩子奶奶有很多玩伴和老熟人。她们在一起很开心。
也许我们还是搬回去的比较好?
婆媳关系难相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我和老刘必须把老人的情绪提上日程,这是眼前需要解决的一个事情。

自我介绍:一级建造师,工程师,装饰预算员,资料员。商丘乙连排毒专卖店合作人。“张小姐”源于爱调侃而又亲切的个性。
网友评论
像你学习,已经做的很棒了?
爱你!一定会更好!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