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研究▪性▪学习
生活无处不经济(第一弹)

生活无处不经济(第一弹)

作者: 李慕北 | 来源:发表于2015-02-11 16:13 被阅读226次

作为一个经济金融党,对于简书上没有经济学金融专题感到甚是不解。

第一弹西献给崇拜的大神    下面分享大神经验:

                                                        如何提升个人经济学素养?

  首先,提升经济学素养,和提升数学素养,物理学素养,社会学素养,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素养,方法并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多读(读书,读人,读事),多思考。

其次,完成具有一定经济学素养这个目标,具体的路径可能有很多种,无非是保持持久的兴趣,坚持看经典好书,多多思考理论与经济事实。不要妄想走捷径,想着看一篇文章就能有什么“经济学素养”。

方法就是如此,接下来我就谈一谈我个人认为的培养经济学素养的三重境界吧。

相关性:非经济学专业出身,但是大学期间阅读过很多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教材与经典书籍;工作的时候,也曾经与名校毕业的金融学硕士,传统意义上的风投,互联网风投谈笑风生。

一.第一重境界:构建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这就是纯粹学习经济学知识与理论所应该达到的境界。

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和其他的学科所建立起来的学科知识体系,没有什么区别。它可以是一个典型的树形结构,金字塔结构,也可以是你自己总结出来的逻辑图形结构。

另外,假如你读过曼昆的的《经济学原理》这本很好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你还可以构建出一个由它的十大原理支撑起来的知识体系。在该体系中游走的时候,可以把这“十大原理”当作是思考的线索。

在这里也附上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为了获得一件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决策需要对目标进行比较。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其行为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的决策者当且仅当行动的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时才采取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动。

5.交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交易使每个人专攻于他或她最擅长的领域。通过和他人的交易,人们可以购买更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在市场中相互影响的家庭和企业实施行动,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此相反的是在政府指导下的计划经济。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当一个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政策改变结果。例如反垄断和污染的法规 。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一个国家的工人单位时间内能生产大量的商品和服务,那么这个国家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准 。类似的,当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提高,那么它的平均收入也会提高。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当一个政府发行了大量该国货币,货币的价值下跌。因此,价格的上涨,使得需要更多货币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降低通货膨胀往往伴随着失业率的暂时上升。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是理解税法,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短期效应的关键 。

当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只适合入门,我这里拿它拿它举个例子而已。

我另外推荐一种交叉阅读方法,也是我一直在提的一种方法。那就是,对于一门学科的了解,可以多读几本书,交叉来看原理是如何被表达的。

比如读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之后,还可以阅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兹的经济学;杨小凯的经济学,以及其它已经被证明是经济学经典教材的经济学书籍。(高鸿业的,我觉得就不咋地。)

然后,我觉得你应该读一下经济思想史,经济史方面的书籍。

比如汪丁丁的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兰德雷斯的经济思想史,以及杨小凯的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等等好书。

(PS:我这里不建议读斯坦利.L.布鲁的《经济思想史》,这本书虽然也很好,但是我觉得不适合学生读,因为我觉得他的行文有点随心所欲,有些东西写的并不通俗易懂。我推荐另外一本基于这本书,但是读起来相对好玩儿一点的书:经济思想史的趣味,当然,这本书不能用来当做了解经济思想史,或者经济学思想史的书籍,因为它虽然有趣,但是并不成体系,不太严谨。)

再然后,你就可以读一些大师的经典著作,比如哈耶克文选,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PS:这本书不难,可以当做入门读物。),乃至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等。

再再然后,你就可以阅读一些研究具体经济发展状况,或者某个支脉的经济学著作了。

比如说:杨小凯谈经济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读懂中国改革;

以及:货币金融学;证券分析;演化经济学

二.第二重境界:理解作为复杂系统的经济系统

首先,境界之间的区分并不是机械的,你不用把上面的书都读完,就能够隐隐感觉到自己的思想水平在提升,对经济学与经济现象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体系化的看法。

把标题展开来讲,所谓理解作为复杂系统的经济系统是个什么意思?

其实,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一个历史性的转向,那就是研究以复杂系统为导向来重新定义对于这些学科的研究。而经济学作为一门“定量研究社会”的学科,应该是跟随这个导向,使自己的研究得以深化的。

就算是对于我们这些非研究者而言,从复杂系统的高度来重新审视经济学,也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从复杂系统的高度来审视经济学,具体是怎样的呢?

这个话题太大,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还不太成熟,我觉得重要的几个认识的点包括:

1.复杂系统的概念与范式

复杂系统意味着,静态上来说,在一个系统内部,构建系统的元素是多元的,元素间的联系、互动也是十分复杂十分麻烦的,元素间往往形成了复杂的耦合关系;动态来讲,在一个复杂系统内部的决策,也会产生非常复杂的涟漪效应与系统效应,系统本身也具有自己的生命特征(奥地利学派,演化经济学等等)。

这里讲的很初步,建议阅读相关著作,多加感悟。比如两本《复杂》:复杂;复杂。以及其它的关于复杂系统的著作,将其思维方式带入到经济学的思考过程中。

(补:复杂系统的支撑学科包括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与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

2.重新审视经济学概念,方法与学科

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审视经济学,举一些例子来说:

(1).概念

外部性:在一个复杂系统内部做出的决策,会产生涟漪效应,连锁效应,或者系统效应,这个效应不只是正负两个维度这么简单;

税收归宿:税收往往并不会最终降临到收税的群体上,而是由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同承担,具体分配结果取决于各自的弹性。这在系统内,可视作系统对于外部反映的一种自我内部整合;

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对抗性:政府投资不一定使得经济按照预期增长,而是呈现出一种正反的对抗性,对于这种对抗性,仅仅说是“凡事有利又有弊”是肤浅的,而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即一种决策或者行为,在一个复杂系统内,其结果有时候会收敛成一个事件环,决策最终产生的效应取决于外部的时间与其它的环境约束;

(2).方法

方法,主要指的是线性的研究方法转向非线性,简单的动力学分析转向复杂多元分析,分立的研究视角转向系统的研究视角。

比如局部均衡分析向一般均衡分析转型;

比如演化证券分析方法。

(3).学科

比如博弈论,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系统研究方法,研究多个变量交互作用如何达到(或达不到)均衡状态,研究信息如何在系统内流转。(如果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理解博弈过程,会不会有新的感悟?)

比如演化经济学,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待经济系统。

之前看到 @张英锋先生的一个答案,写得非常不错,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危机:为什么每隔几年就会产生经济危机? - 张英锋的回答

三.第三重境界:超越经济学

先讲一个例子,关于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

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他在巨著《国富论》里面提到了一条事实,即社会分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越来越精细的分工有助于培养熟练工人,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甚至有助于产生机器化大生产。

但是,现代社会对斯密的“社会分工”却是持批评态度的(可见彼得.德鲁克的相关著作),认为斯密的社会分工根本不是真正的社会分工,而是简单、片面地用“技术分工”来代替了社会分工,即认为工人的劳动模式可以被机械化地划分,同时也没有考虑市场存在的动态需求。(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后来要谈他的“劳动的异化作用”。)

斯密的这一思想,还催生了近代的管理学,即泰勒的科学管理。另外,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也是来自于斯密的分工的思想的启发。

这时候,我们就要想一想,为什么要说斯密的社会分工,在现代社会里要接受批判呢?

简单来说,答案是:这种分工模式,是反人性的——人不是机器,人有情感,日复一日地做一些重复的工作,是对人的一种摧残,长此以往,生产效率反而会降低。(从市场存在动态需求的角度,也能讲,我就不细讲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再深入地思考:现代社会尊重人与人性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如果你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你就会意识到: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或者思想史,一条隐含的脉络,就是逐渐建构真正的个人,逐渐加强对每一个体的情感与人格的尊重。(比如,始于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

再再深入地思考:为什么斯密的分工在他的年代是正确的,这说明了他的年代是有着怎样的一个历史心态?这种差别与变化,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过程,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现代人的概念是如何建构的?什么是经济人?什么是政治人?

再再再深入地思考:从经济人与政治人的差别上来思考,什么是经济学?它如何从哲学中发展出来的?什么是经济学的思考方式?

你看,你的思想就在不知不觉间超越经济学了。

你看,你需要学习的,不只是经济学,还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当然,还包括心理学,传播学等等学科。

最终,经济学对你来说,就不是经济学了,而是一种思考惯性,你甚至用的是其它学科的术语,甚至不用任何术语,思考与解释一件事情之时,却是经济学的。

或者说,你的疑问已经变成了:到底什么是经济学?

                                                                                                                               转自大神罗文益

相关文章

  • 生活无处不经济(第一弹)

    作为一个经济金融党,对于简书上没有经济学金融专题感到甚是不解。 第一弹西献给崇拜的大神 下面分享大神经验: 如何...

  • 《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读书感悟

    亲爱的卧底经济学家 1.生活无处不经济。当你遇到难解的问题时,请算算成本与收益。 2.财商是比情商、智高、健商还要...

  • 经济常识也不简单(上)

    生活无处不经济,无论是否科班出身,各位碗友似乎都能对经济说上一两句。尤其是经历2015年股市的碗友,估计对“经济常...

  • 归省母校

    卅年一弹指,今觉归来迟 朱颜已尽改,旧梦无处拾 回母校,会同学,见初恋。可是山楂树已经没有了!

  • 满船星河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 野味·外部不经济

    写在前面 昨天的文章中TVB写到自然灾难、疫病等,是大自然在向我们收税。 结果,有人说TVB在扯淡。 TVB很认真...

  • {C#}设计模式辨析.单例

    背景 调用唯一公共资源时,重复生成实例既不经济也无必要 示例

  • 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么?

    第9篇推文 精壹君/著|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新年丧第一弹:"生活真的很糟糕,日子也不快乐,你承认吧,其实你过得一点也...

  • 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出自佛学成语

    成语 一弹指间 释文 原为佛教用语,佛教有“一弹指顷六十年刹那”之说。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成...

  • 无处不“生活”

    18岁之前的孩子,当企业养 对一个家庭来讲,涉及到孩子的事都是大事,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回首我自己一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无处不经济(第一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oj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