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517444/33a762025019a41e.png)
距离离校的那天,足足过去了一周。
回家的第一天,隔壁邻居家的奶奶去世了,爸妈天还没亮就去帮忙了。我依然在被窝中徜徉梦境,直到爸爸回来叫我去吃饭。
懒懒的从被窝爬起,随便抹了两把脸,就跟妈妈来到隔壁奶奶家。人挺多,站了一院子,我跟妈妈站到一个小角落。人群中有一个阿姨老盯着我从头到脚,我不知道她看着我在想什么。也许是很久没回家的缘故,很多人我都不认识,估计我也变样了,就像收电费的叔叔说在我家把我当成我家来的一个亲戚。
我和妈妈还有几位阿姨姐姐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上来的菜和学校餐厅的看起来没什么两样,但是尝起来却大有不同。一样的食材不一样的味道。这里的味道是家的感觉,坐在这里吃饭心有了一种归属感。在学校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习惯,在这里我吃了两口就吃不动了,妈妈总以为我没吃饱,老给我夹菜。
在外面溜达了一圈,回到家里,还是被窝暖和,想想今天要干什么。想看书,但是书还在路上,无从下手。拿起手机,放了几首常听的歌,没有在宿舍一个人听的那么寂寞与空虚。
突然妈妈叫了我一声,我没听清楚妈说了什么。随后妈带着一个阴阳先生,拿着他们常带的专有道具,在家的各个角落巡视了一遍出去了,看到这个我时常在想是迷信还是真有这么回事?我一直认为这是迷信。以前看到师傅摇铃的时候,我总会忍不住偷偷地笑出声。
第二天书还没到,查了物流,快了,明天估计就能见到了。等到明天书回来了,一切就将步入正轨。今天呢?想着,手很自觉地点开游戏,一玩起来就忘记时间。
第三天下午书到了,迫不及待地用刀划破包装袋,一本本全掏出来,整整齐齐地摞到桌子上。
第四天第五天的模样:看书一小时,休息两小时。
第六天日历上的数字由14变成20,突然意识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默默地放下手机,拿出计划表,开起尘封已久的学习任务。
没离校的时候,针对大学里的最后一个寒假,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甚至几点几分干什么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于是乎,安安心心地踏上回家的路途。想象终归想象,计划终究是计划,仅仅一张白纸黑字,在强大的拖延症面前,它的力量微乎其微。一晃眼六天过去,自己还是那个站在原点寸步不移的自己。
去年寒假买了公务员的书,当时买的时候想,这个假期就好好复习公务员,为下半年的国考做准备。可是,翻了几页后,总想着离国考还有将近十个月的时间,“十个月”在我的心中仿佛一颗定心丸,让我心安理得的荒废时光。一转眼开学临近了,突然意识到假期快结束了而我什么也没做。直到十月份到来国考报名,我不得不放弃。
拖延像一枚毒瘤在我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开学第一天老师布置了这学期期末要交的作业,不多也不简单,像读书笔记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可是放到自己身上,几天就写完了,当然这样写的质量可想而知。几天那也是最后临近期末的那几天,等到要交的那天,满腔的负罪感。
晚上睡觉前总会忍不住翻翻手机,不知不觉已经到凌晨一点了,回过头来,想想拿着手机的这几个小时都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几乎没有。夜夜如此,晚睡的习惯早已酿成,想在十一点之前入睡,已成奢望。
拖延麻痹着我,我浪费着时间,浪费着金钱,浪费着生命。等到迫在眉睫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寻求治疗拖延的秘方,知乎上网友的回答五花八门,但是可以借鉴的方法没有几个。
分析自己拖延的原因无非两个:手机中毒患者和无时间紧迫感。
今天是21日,在家的第七天,我卸载了手机上的两款游戏软件,把时间调快了一小时。
人常说:“七天养成一个习惯。”当然七天也能改掉一个习惯。如果你和我一样患有拖延症,和我一样想要摆脱它,不妨可以彼此互为监友,一起甩掉这个牵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