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心情随笔
愿你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而非他人喜欢的人

愿你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而非他人喜欢的人

作者: 杨爽blue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15:27 被阅读9次

    昨天刷朋友圈,看到我关注的一位摄影师发了一段自己的感慨,大意是说坚持摄影的路上遇到不理解和否定,但都挺过来了,开始懂得“取悦自己,爱自己”的重要性,然后渐渐被理解、信任。

    看到这里我内心无比赞同,人就应该坚持自己正确的方向,不能被外界的舆论和观点轻易左右。

    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能坚持活出自我的人很少,我们要忙着生存,要在意他人的感受,还要被世俗间的各种标签和定义所限制,接受外界的评判。

    例如

    “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干嘛,大学几年玩玩就过去了”

    “玩音乐就是不务正业,找个稳定的工作结婚才是你人生的正确方式。”

    “大城市有什么好,一个人打拼太辛苦”

    “你如果真的爱我,就不要出去工作,照顾好这个家庭”

    ……

    这些评论抑或指责,不仅来自身边的人,还有网络的舆论压力,其中包括你至亲至爱的人,这无疑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是接受大众的意见,还是坚守自己的初心?

    我身边有不少人,大学选的专业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到毕业才后悔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当代社会有些父母总会忍不住操心孩子的事,以为你好的名义干涉你的人生,一个在逼迫一个在忍耐,最终的结果让两代人产生隔阂,为什么你不甘心,却还是妥协了?或许我们都缺乏勇敢说不的的底气。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话题非常触动,#敏感不是缺点是礼物#,作为一个敏感的人看到真的如释重负,敏感不一定遭人嫌弃、也会让人发现观察细微事物的美,就像你心存芥蒂的东西忽然有一天被理解了。

    我一直是个敏感的人,会为旁人不经意轻微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难过,到近几年才渐渐收敛性情,但敏感也带给我感知力,洞察世间万物与人性,会铭记他人的好,将细腻的情绪书写成文字。

    我们不一定要活成外界期待的样子,成为八面玲珑的社交达人,也可以简单的做自己,按着自己的期许努力变得更好,不拒绝改变亦不为难自己。

    你要相信,你永远有机会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虽然有些时候我们的观点会和外界产生冲突,但至少你无愧于心。

    今年夏天,《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爆火,口碑和票房爆棚,在电影被广泛关注的同时,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也都得到了肯定。

    其中王传君扮演的吕受益大受好评,让人看到很多惊喜。王传君为了戏中角色减重20多斤,而为了一场在病榻上的戏能在镜头前呈现出那种整个人塌下去的感觉,他熬了两天没有睡觉。

    很多人都是因为“关谷神奇”这个角色认识王传君,《爱情公寓》为他带来了名声,但他希望自己有更宽拓的戏路,没有参演《爱情公寓》大电影,辜负了一些粉丝的期望,却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我想王传君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不刻意迎合这个世界,在生活中直抒己见,勇敢做自己,网友说他长发齐肩、胡子拉碴形象颓废邋遢,他用演技证明了自己。

    “王传君我不喜欢”曾被推上热搜,王家卫与张嘉佳合作导演的电影《摆渡人》遭遇差评,王家卫发文“我很喜欢”,获得一种明星们的转发,王传君却很有个性的持相反意见,反而让人佩服他的勇气。

    勇敢说不是要付出代价的,王传君这个高调的举动近乎是得罪半个朋友圈,但他认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从古至今,有无数名人坚守自己的本心,为推动整个社会乃至世界的进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牺牲生命,他们无畏强权,尊重自己的内心,表达自我。

    屈原忠贞爱国,留下“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千古名言。

    陶渊明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明朝文官方孝孺是非常有名的忠臣,对朱元璋忠心耿耿,燕王朱棣造反后,他宁死也不投降,朱棣以株连九族威胁,方孝儒却说“株连十族又如何”,这悲愤的遗言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

    在13世纪到17世纪,地心说是天主教公认的世界观,哥白尼、布鲁诺等人宣扬日心说,相当于公开和教会作对,但布鲁诺没有妥协,他始终坚持真理、挑战权威诺最后因捍卫日心说,违背神学,被宗教视为“异端”被烧死。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上有很多键盘侠,对不符合自己审美的东西批判指责,甚至辱骂、道德绑架,这些负面的东西很多,选择视而不见比念念不忘好。

    我很喜欢的一档综艺节目《奇葩说》,是一个“严肃”的辩论节目,节目里的选手都是有着鲜明个性的奇葩,他们因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显得可爱,在辩论中赢得观众的喝彩,让我们看到包容性和新的可能。

    奇葩说辩手马薇薇泪别舞台时说了一段话,提及她遭受网络攻击的历程,想努力让大家认可,却发现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第一季说我过分刻薄,第二季说我失去了锋芒,第三季说我被金钱裹挟了,第四季说我失去了自我,再到第五季,我发现我可以好好好好的崩溃了。”

    当我们一直活在他人眼睛里会很累,是把自己束缚于牢笼中,你或许满足了外界的期望,但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短暂,我们应该为自己而活才不会留下遗憾。

    《奇葩说》的导师高晓松也是一个典型做自己,无惧他人眼光的人,之前对高晓松并没有太多了解,最深的印象是他的经典歌曲《同桌的你》和酒驾诚恳认罪的态度。但通过这档节目发现,他确实很有文学底蕴,出口成章,引用史识与经典文学论证观点,将辩题的高度拉得很高。

    高晓松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本可以走父母的路,从清华毕业去国外深造,成为一个学者,但他内心追求文艺,玩起了音乐,从清华退学,追寻自己热爱的生活。

    他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他内心是富有浪漫情怀和诗意的。人至中年,他身上还是有一种少年的意气和文艺气息,他总是拿着一把折扇恺恺而谈,还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自信,调侃自己像年轻时候的吴亦凡,时常在微博晒自己的自拍。

    《奇葩说》第五季录制中,台湾著名主持人沈玉琳以选手身份参赛,一步步成长,他袒露心声,身边有些人不理解他来这个节目辩论,可他认为自己年过半百,很少有机会让自己去学习,在台湾做综艺是处于舒适区,来《奇葩说》是放低自己从海选开始接受挑战,试试来讲道理,而他的表现也确实让人惊喜,就像蔡康永评价的“一半荒诞一半道理”。

    太在意他人的感受,会逐渐迷失自我,成为讨好型性格的人。

    蒋方舟也曾公开谈论自己的讨好型人格,花了很长时间治愈,谁都没想过年少成名、拥有很多光环的神童作家自称是讨好型性格,很长时间不会表达自己的不爽去骂人,她说“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愧疚才是最大的负能量。”

    当一个人太在意旁人的感受,想要去取悦某些人的时候,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你身上那些原本珍贵可爱的东西。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我们内心足够强大,就能无坚不摧,无惧旁人的反对、抨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愿你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而非他人喜欢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px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