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易公开课上看过视频课,这本书之前已读过一次。最近又开始翻来阅读,就像作者说的:大道至简。没有新奇的道理和方法,作者仅仅把这些经过验证的简单道理和方法再次演绎出来,提醒我们能够找到并享受身边的幸福。每次读都会有些新感悟,整理了此次阅读后关于幸福、目标、情绪、工作,感恩、时间压力的一些感悟。
一、幸福的障碍
“一个害怕失去的人会通过让他自己变得一无所有来保护自己。当我们感到幸福时,也意味着我们拥有很多值得幸福的东西,为了避免失去所拥有的,我们不敢拥有太多。就算找到了幸福,我们还可能会为了别人的不幸而感到惭愧。”
1.追求幸福的内在障碍在于不能做到全然接纳自己。全然接纳指的是不仅接纳自己的不足,也要坦然接纳自己的美好。
我们必须相信幸福是应该得到的,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生来就有享受快乐和意义的权利。
与如何追求幸福的方法论而言,相信我们值得拥有幸福是更根本的价值观念。就像纳撒尼尔·布兰登所写的,“要想找到价值,人们必须相信自己有资格享有这种价值。若要为幸福而奋斗,人们必须相信他自己有资格拥有幸福”。
我很难去清晰且完整的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突然间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根源于自己给自己安上了不配幸福生活的紧箍咒。为什么不呢?为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都不敢想象的话,怎么能够更加坦然接纳实现了的幸福呢?做一个敢想敢干的人。
2.追求幸福的外在障碍来源于外在不实评价带来的羞愧感。
获得幸福是每个人拥有的权利,自己是自己幸福的主宰。如果你过得不幸福,不是因为我的幸福你过得不幸福要从自身找原因。我值得拥有幸福,你也值得拥有幸福。与其把别人的幸福背在身上,不如做一个酷酷的人,你努力追求幸福的样子才是最值得尊重的模样。
二、关于情绪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他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比如欢乐和爱,而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只是小插曲。”
当身体不舒服时,情绪也会被牵扰。愤怒、内疚这些情绪只会让事情火上浇油。如何能够更加淡定与从容真是一件大学问。
快点快点,俨然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忙着吃饭、忙着赶路、忙着工作,却忘了思考忙碌的终点在哪里。看完这段话,有种释然的感觉。人生的终点是一样的,长度也是相似的。干嘛如此着急的赶路呢,剩下的日子里,活在当下,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创造更多的喜悦,享受每一天的生活。多好呀~
有时候强打起精神陪娃,其中的心不在焉和力不从心很容易被敏感的娃察觉到。做一个开心的自己、开心的妈妈、开心的伴侣才能让家庭变得更加幸福温馨。新的一年里,让快乐陪伴自己、陪伴家人~
三、关于目标
“不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我们就会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转而追求那些很难达到自我和谐状态的目标。我们总是面临两个选择,被动地受外来因素所影响,或是主动地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
目标就像插在山岗上的红旗,迷茫了、疲惫了,抬头看看它就能找到方向,带来力量。把生活设计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主动把握住创造的机会,才能不被迫成为别人的陪嫁品。
23年是没有目标和计划的一年,因此也是没有方向感的一年。24年还是要回归到目标管理上来。
比如与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上有所成长,希望在这个属于36岁本命年的日子里过得更精彩一些。再比如提升专业技能的考试。好久没有沉浸在实现自我目标的环境中了,上次那种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的的付出时刻要回归到考研时期。近期关于如何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思考,让我有种想要找回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奋斗感觉,那种只要勇往直前,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的酣畅淋漓之感。
四、关于工作
“我们用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来问自己:什么能带给我意义?什么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这样的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
作者这里强调了顺序。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先做一套能力测试,了解自己的优势,然后再去寻找发挥优势的工作。这种做法有些局限。一是测试评估注重的是当前的能力,没有考虑热情。二是不是建立在意义和快乐的基础上的优势工作更多是站在外在的角度考虑,比如金钱、别人的期望等等,往往很难持久下去。
受外界事件的影响,开始思考现有工作的意义、工作的价值以及自己的喜好。如何在工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如何创造更核心的竞争力,如何从榜样的身上,获取不断的成长与进步等等主题值得深入的思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计划。
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挥利用,而不是仅仅盯着自己的短板惆怅。比如喜欢跟数字打交道、那就不要顾忌不喜欢高频沟通的短板。在数字方面深入钻研下去,看更多数字书、掌握更多数字技能,让数字成为自己的专长就好了。世界如此之大,只要技能够专业,总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
五、关于感恩
“有时,即使深信跟适合的人在一起可以获得幸福、长久相爱,人们也可能会变得不开心,主要原因来自于对伴侣、孩子或是婚姻的责任感。他们错误地相信“牺牲是一种美德”,但他们忽略了一个要点,那就是:如果只是为了别人而维持亲密关系的话,迟早会感觉挫败与不幸福。开始时也许不觉得,但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的快乐、意义被伴侣剥夺了;再往后,就会觉得与这个人在一起是迫不得已而不是心甘情愿的,这样的态度会慢慢影响到对方,以致最终对感情绝望,不再有快乐和意义。”
这就是心甘情愿和迫不得已的情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做事,对于自己来说终究会有意难平的委屈。对于对方来说,也被迫背上了道德绑架的枷锁。我并不在意对方为我做得有多多,只要是心甘情愿,即使最细小的事情,我都甘之如饴。
曾经尝试过写感恩日志,后来不了了之。我想大概也是因为内心有些委屈与不甘愿吧。去做自己心甘情愿的事情,看见别人心甘情愿的付出,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感恩。感恩信是从未尝试过的事情,以后可以试着给身边的人写一下试试,那些不曾表达的感恩诉诸笔端比面对面的表达似乎更容易敞开心扉。
六、关于时间
“时间是如此稀缺而宝贵的资源,只有当我们学会开始向一些没那么重要的事情说“不”时,我们才能对那些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说“是”。”
自从有了娃以后,自己没有了大片的自由时间。下班就是陪娃,全身心地陪娃。与之相对的是想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时间匮乏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如何才能更好的化解这个难题?需要简化生活、专注当下。24年的时间依然紧张,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从一件事情获得成就感,再而拓展到更多的事情上。日积月累总会找到一条更加通畅的道路,去实现更多的目标。
近期我会因为一些内在的或是外来的干扰而逃避了本来重要的事情。内在困扰多是过去发生已无法改变或将来不确定是否发生的事情。相较于无法改变的过去与不可预见的未来,关注当下,从内心深处出发才是更重要的事情。不要纠缠于彼,活在当下就好。外在干扰包括习惯、恐惧、他人的期望等。控制住分散注意力的冲动,学会对这些干扰的事情说不,才能腾出重要的注意力做更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