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电子书/资治通鉴(附考异)(全六册) #
卷二百九十三,后周纪四,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
显德三年,丙辰,公元956年
1、三月,甲午朔,上行视水寨,至淝桥,自取一石,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炮,从官过桥者人赉一石。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寿春壕中,城上发连弩射之,矢大如屋椽,牙将馆陶张琼遽以身蔽之,矢中琼髀,死而复苏。镞着骨不可出,琼饮酒一大卮,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升,神色自若。
昔关羽刮骨疗毒,不过如此
2、唐主复以右仆射孙晟为司空,遣与礼部尚书王崇质奉表入见,称:“自天祐以来,海内分崩,或跨据一方,或迁革异代,臣绍袭先业,奄有江表,顾以瞻乌未定,附凤何从!今天命有归,声教远被,愿比两浙、湖南,仰奉正朔,谨守土疆,乞收薄伐之威,赦其后服之罪,首于下国,俾作外臣,则柔远之德,云谁不服!”又献金千两,银十万两,罗绮二千匹。晟谓冯延巳曰:“此行当在左相,晟若辞之,则负先帝。”既行,知不免,中夜,叹息谓崇质曰:“君家百口,宜自为谋。吾思之熟矣,终不负永陵一(培)〔抔〕土,馀无所知。”
去献个表,孙晟至于这样吗?还是说孙晟打开始就不是为了和平去的?抱着自己忠君的念头,干让老百姓受苦受难的事吗?
3、秦、凤之平也,上赦所俘蜀兵以隶军籍,从征淮南,复亡降于唐。癸卯,唐主表献百五十人,上悉命斩之。
这些逃亡的蜀兵大概只是不想打仗,或者是兵油子,是点好处就投降了。本打算投降输一半,没想到这次全输了
4、丙午,孙晟等至上所。庚戌,上遣中使以孙晟诣寿春城下,示刘仁赡,且招谕之。仁赡见晟,戎服拜于城上。晟谓仁赡曰:“君受国厚恩,不可开门纳寇。”上闻之,甚怒,晟曰:“臣为唐宰相,岂可教节度使外叛邪!”上乃释之。
孙晟就是专门去表演自己的气节,寿州能不能守得住,城中的军民要付出多大损失,一概不关自己的事。历史学家还是挺喜欢这种用别人的命换自己的名的人
5、唐主使李德明、孙晟言于上,请去帝号,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仍岁输金帛百万以求罢兵。上以淮南之地已半为周有,诸将捷奏日至,欲尽得江北之地,不许。德明见周兵日进,奏称:“唐主不知陛下兵力如此之盛,愿宽臣五日之诛,得归白唐主,尽献江北之地。”上乃许之。晟因奏遣王崇质与德明俱归。上遣供奉官安弘道送德明等归金陵,赐唐主诏书,其略曰:“但存帝号,何爽岁寒!傥坚事大之心,终不迫人于险。”又曰:“俟诸郡之悉来,即大军之立罢。言尽于此,更不烦云,苟曰未然,请从兹绝。”又赐其将相书,使熟议而来。唐主复上表谢。
李德明盛称上威德及甲兵之强,劝唐主割江北之地,唐主不悦。宋齐丘以割地为无益,德明轻佻,言多过实,国人亦不之信。枢密使陈觉、副使李徵古素恶德明及孙晟,使王崇质异其言,因谮德明于唐主曰:“德明卖国求利。”唐主大怒,斩德明于市。
李璟的方案沿江保留据点作为江南的桥头堡,暗中留下反击的空间,柴荣就偏不给这种幻想,将战线推进到长江边,有利于为今后渡江做充分准备。
6、时唐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数千人皆羸老,枢密使李徵古复以铠仗之朽蠹者给之。克宏诉于徵古,徵古慢骂之,众皆愤恚,克宏怡然。至润州,徵古遣使召还,以神卫统军朱匡业代之。燕王弘冀谓克宏:“君但前战,吾当论奏。”乃表克宏才略可以成功,常州危在旦莫,不宜中易主将。克宏引兵径趣常州,徵古复遣使召之,克宏曰:“吾计日破贼,汝来召吾,必奸人也。”命斩之。使者曰:“受李枢密命而来。”克宏曰:“李枢密来,吾亦斩之。”
柴克宏这般作派,应该能搞出一些名堂的
7、壬子,柴克宏至常州,蒙其船以幕,匿甲士于其中,声言迎匡舜。吴越逻者以告,程曰:“兵交,使在其间,不可妄以为疑。”唐兵登岸,径薄吴越营,罗晟不力战,纵之使趣程(怅)〔帐〕,程仅以身免。克宏大破吴越兵,斩首万级。
柴克宏果然有点本事
8、初,柴克宏为宣州巡检使,始至,城堑不修,器械皆阙,吏云:“自田、王茂章、李遇相继叛,后人无敢治之者。”克宏曰:“时移事异,安有此理!”悉缮完之。由是路彦铢攻之不克,闻吴程败,乙卯,引归。唐主以克宏为奉化节度使,克宏复请将兵救寿州,未至而卒。
想不到柴克宏一生无败绩
9、唐主命诸道兵马元帅齐王景达将兵拒周,以陈觉为监军使,前武安节度使边镐为应援都军使。中书舍人韩熙载上书曰:“信莫信于亲王,重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为!”唐主不从。
只要带兵在外的,连至亲都不信任
10、唐右卫将军陆孟俊自常州将兵万余人趣泰州,周兵遁去,孟俊复取之,遣陈德诚戍泰州。孟俊进攻扬州,屯于蜀冈,韩令坤弃扬州走。帝遣张永德将兵救之,令坤复入扬州。帝又遣太祖皇帝将兵屯六合。太祖皇帝令曰:“扬州兵有过六合者,折其足!”令坤始有固守之志。
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菜鸡
11、韩令坤败唐兵于城东,擒陆孟俊。初,孟俊之废马希萼立希崇也,灭故舒州刺史杨昭恽之族而取其财,杨氏有女美,献于希崇。令坤入扬州,希崇以杨氏遗令坤,令坤嬖之。既获孟俊,将械送帝所,杨氏在帘下,忽抚膺恸哭,令坤惊问之,对曰:“孟俊昔在潭州,杀妾家二百口,今见之,请复其冤。”令坤乃杀之。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12、唐齐王景达将兵二万自瓜步济江,距六合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居数日,唐出兵趣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度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南唐的精卒战斗力与后周还是有差距
13、帝锐于进取,欲自至扬州,范质等以兵疲食少,泣谏而止。帝尝怒翰林学士窦仪,欲杀之,范质入救之。帝望见,知其意,即起避之,质趋前伏地,叩头谏曰:“仪罪不至死,臣为宰相,致陛下枉杀近臣,罪皆在臣。”继之以泣。帝意解,乃释之。
柴荣有李世民之风
14、秋,七月,辛卯朔,以周行逢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行逢既兼总湖、湘,乃矫前人之弊,留心民事,悉除马氏横赋,贪吏猾民为民害者皆去之,择廉平吏为刺史、县令。
湖、湘之地,经过南楚、南唐,终于可以安定一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