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历史有意思散文
做人要读经,做事要读史,资治通鉴,经史同炉——读《资治通鉴熊逸版

做人要读经,做事要读史,资治通鉴,经史同炉——读《资治通鉴熊逸版

作者: 芥子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22-11-12 22:39 被阅读0次

读史要读《资治通鉴》,而要通过《资治通鉴》,来全面了解历史,则一定不能错过这部《资治通鉴熊逸版》。

俗话说,“做人要读经,做事要读史”,而《资治通鉴》,则被称为是“经史同炉”的一部巨著。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三百万字,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涉及到十六个朝代。

与《资治通鉴》相对应的正史,当时已经有了十七史,三千万字之多。《资治通鉴》只有三百多万字,篇幅正史的十分之一。虽然简洁,但是提纲挈领,要点分明。

《资治通鉴》的诞生与王安石变法有关。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措施,认为王安石变法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盘剥民财,导致社会矛盾严重激化。司马光认为变法应该以富民为主,国家应该量入为出。由于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司马光辞去了枢密副使的官职,退而修史十五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前后共花了十九年时间。神宗赐书名《资治通鉴》。

司马光

《资治通鉴》完成一年后,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司马光入京主政,数月间尽废王安石新政。司马光为政一年半,为相八个月,因病去世,享寿六十六岁,距《资治通鉴》成书两年。

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评价《资治通鉴》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历史按年代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而不是专注于写一事一人。这也就会出现一事分散在数卷中记载的现象,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资治通鉴》的难读在是出了名的。

《大戴礼记·保傅》中说:“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与《史记》的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盗贼的面面俱到式写法不同,司马光专注从治国的角度来讲历史。

正因为这样,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于史实是有取舍和剪裁的。一些历史事实,由于异于常理,怪诞不羁,司马光是不取的,但是,还有很多事件,由于司马光认为无以“资治”,也不被收录。这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事实产生了扭曲和疏漏。而在这套书中,熊逸为我们还原了被司马光忽略甚至曲解的历史。

本套书是《资治通鉴熊逸版》的第二辑,共包括9册,记录了从周慎靓王元年(公元前320年)开始,到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共110年的历史。在这套书中,作者熊逸为我们逐字逐句精读《资治通鉴》。

周慎靓王元年,卫国自贬封号为君。这一举措反而使得卫国最后一个被泰国灭掉。而灭掉的过程并未发兵,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了一封诏书,将卫君角废为庶人,卫国就这样被废灭。另外,变法使秦国强大的商鞅就是卫国人。

周慎靓王三年,“宋初称王”,宋国国君偃称王,史称“宋王偃”。他在国内施行仁政,但同样没有避免灭亡的下场。对此,孟子有过一番深入的解释。而对于孟子的解释,作者也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屈原像,清乾隆年间《历代名臣像解》

《资治通鉴》中没有提到屈原这位政治家和文学家。历代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但是一直没有定论。在本套书中,作者熊逸总结了历代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并且也作了分析,虽然仍然没有结论,但是至少我们知道,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是有认真考虑的,不记载屈原的事迹,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在本辑第二册,作者在讨论了背信弃义的张仪的死亡真相后,脑洞大开,顺便也讨论起了司马光和朱熹的儒家正统问题。司马光的儒学功底明明比朱熹显得醇厚,可是为什么最后是朱熹成了正宗。作者认为,这都是由于朱熹为了应对当时佛学的挑战,发明了一套儒家的形而上学。

公元前221年,嬴政派大将蒙恬率大军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中国的战国时代落幕。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是年三十九岁。他的儿子秦二世尊他为“始皇帝”。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开始巡游各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召集儒生七十人,商议泰山封禅事宜,可惜儒生意见不统一,秦始皇干脆斥退儒生,按泰国自己的祭祀传统进行。他继续向东,第一次看到大海,神仙传说给了他很大震憾,他在琅琊台逗留了三个月。回来后,开始派人寻访仙山,寻求长生之道。他派徐市(福)去寻访,耗费了大量人力后,一无所获。后世同样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也派人寻访仙山。据后世研究,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应该是当地的一种海市蜃楼现象。

《木乃伊3(2008)》,李连杰饰演秦始皇

作者以一个宏观的角度,将中国历史放到世界的背景中,同时本书经常穿插现代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理论,来分析古今的异同,让读者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历史问题。

作者为我们解读《资治通鉴》,以资治通鉴为引子,结合后世研究观点,包括近些年专家的著作,抽丝剥茧,挖掘出埋藏在典籍背后,历史深处的秘密,带我们一探历史真相。对《资治通鉴》的解读、质疑、判断、分析,非常精彩。

凡是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用到的文献,作者都会先去审视一遍。往往一个事件,一件史实,《资治通鉴》只用一句话来说明,对于其来龙去脉,有时会语焉不详。遇到这种情况,作者一定会在其他的史书(《战国策》、《史记》等)中,为我们找到其中的原委,详加解释。

这部《资治通鉴熊逸版》语言跳脱生动,很有代入感,我们读后,会觉得历史不再枯燥,而是变得鲜活起来,立体起来,并且就在身边,是可以触碰的,而不再束之高阁,敬而远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人要读经,做事要读史,资治通鉴,经史同炉——读《资治通鉴熊逸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yc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