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而老子说:“道法自然。”他们都悟出了道自然而然存在,不假寻求。
其实“悟道”的目的,并不是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而是在一瞬间认知到一点点世界的真相,继而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此生需要追寻什么,然后沿着某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换句话说,“悟道”就是为了让自己与这个世界更搭边,真正的懂得自己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而不是糊里糊涂,受到外境外缘以及自身欲望的牵引,随波逐流,永远不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所在。
从另外方面讲,绝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应该做什么?即没有摸着自我的边界,完全受到自身欲望的牵引,跟真实世界不搭边。
也就是说,假如你觉得自己悟道了,但却处处跟这个世界不搭边,那么,可以肯定你没有真正的悟道。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悟道”的前提,就是你能够如实观察自我,知道自心想要什么,应该做什么,甚至完全如实了知自己的处境及优缺点,并懂得如何纠正自己,沿着正确的道路去走。
也唯有走到这一步,才有可能往立志要入道的方向走。
而没有做到这一步,就很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根本不可能懂得“道”之所在,更不可能有所悟了。
但是,这个道理虽然不难理解,但是人们由于以生俱来的思维与习气,很难清楚自己前行的方向与目的,于是处处与现世界作对,越走越是不搭边,最终迷失在自身所营造出的困境里边,无法出离。
一个人如果太依赖于习惯思维和自我,往往会把某些自以为类似感悟的东西拿来骗自己,殊不知,这些东西不可能是真正的“悟道”,甚至可以说,这些东西距离“悟道”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因此,所谓“悟道”的目的,其实就是认识真正的自己,懂得自己的目标或者前行的方向。
而历代以来如儒家、道家等的诸多圣贤,大都会穷尽一生而不改其志,奔着自己的方向努力前行。
当然,这也是他们“悟道”最好的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