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的影单:《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谁?
他是美国电影界久负盛名的硬汉演员,也是才华横溢的天才导演。
1959年因为出演电视长片《皮鞭》(《Rawhide》)进入大众视野,曾以《杀无赦》一片于1992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2020年1月10日,已经90岁高龄的伊斯特伍德(ClintEastwood下文简称东木)带来他的最新力作《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这部长达131分钟的影片,并没有取得亮眼的票房成绩。
但它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揽了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第20届美国电影学会奖、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77届金球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在人们以往的认知里,好像只有帝王将相和能臣志士才被史官工笔,至于芸芸众生不过是历史潮流中的一朵浪花罢了。
而东木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他的传记电影里,总是把镜头对准了生活中最不起眼的那一部分人。
无论是带领机组死里逃生的萨利机长,出租车后座上的三名乘客,还是今天要讲述的发现炸弹却被怀疑的保安朱维尔……
他们往往是最普通的人,却也是最鲜活、最值得被好好的记录的人。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改编自真实事件,朱维尔作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中发现炸弹装置的保安,无意之间挽救无数人的生命,一夕之间成为举国敬仰的英雄。
可惜好景不长,几天之后情况急转直下,梦想成为执法者的他遭到了媒体和公众的诽谤,竟然成为FBI的头号嫌疑犯。最终,他向律师布莱恩寻求帮助,两人联手终于自证清白的故事。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只不就是一个标标准准的“美国梦”的故事嘛,善良终究战胜邪恶,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真相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可是,这部影片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并不尽然,在我看来《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向我们表达的三个主题:
1、 平凡琐碎生活中也保持清醒,拒绝偏见
2、 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应该怎样自处
3、 成也哀歌,败也哀歌
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1、 拒绝偏见
众所周知,FBI(美国联邦调查局)在进行罪犯审讯或者证据收集的时候,最喜欢用到的一个方法是犯罪两分法(crime two point)也就是“心理侧写”。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被采访对象的行为方式推断出他的心理状态,从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生活环境、职业、成长背景的一种方法。
所以在影片中,警方对于朱维尔的怀疑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肥胖的白人男性,粗鲁、未婚,和母亲住在一起。
家中储存大量枪支弹药,保存爆炸案当场的长椅碎片。
有过警局从业经历,睡前读物是《辛普森为何逍遥法外》。
如果是你,你会怀疑他吗?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的,因为我们对他充满了偏见。
人们对约定俗成的心理暗示,有无法说清的免疫力和强大到可怕的情感趋向,这就是所谓的“偏见的力量。”
因为偏见,警方可以在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限制朱维尔的人身自由,进行无理由搜证;
因为偏见,女记者凯西可以在不知道事实真相之时,就慷慨执笔对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进行头版报道;
因为偏见,广大的陌生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对朱维尔进行攻击谩骂。
这一切何其可笑,又是何等可悲。
你可能会说,那是电影嘛,就算改编自真实事件但也免不了艺术加工啊,我们的生活没那么可怕。
真的吗?
什么是偏见呢?是要必须涉及到严肃的人身问题或是家国意识吗?
不是的。
仅仅轻飘飘的一句:男生比女生更擅长数学,就是偏见。
1999年斯蒂尔团队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具相同教育背景的男生和女生聚集在一起,做一个难度非常高的数学测验。
当告诉他们这个实验不存在性别差异的时候,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成绩相差无几,而研究人员告诉女生,男生更擅长之时,女生的成绩开始了断崖式下跌。
这就是著名的 “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当别人不看好自己在某个领域的表现时,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对自身产生严重影响。
这便是电影教会我们的第一点,即使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也要保持清醒,拒绝偏见。
朱维尔学会了拒绝偏见,所以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我们学会拒绝偏见,才能开拓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成为更好的自己。
2、我们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朱维尔”
从人物构成来说《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可以说是一部当仁不让的“男性电影”。
无论是主人公朱维尔,辩护律师布莱恩,还是FBI的特工约翰逊和艾塔维,乃至于司法机构的探员肖。都是清一色的男性,他们互相角力、彼此缠斗。
不过,这部电影中同样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人物,也就是报社女记者凯西。
纵观整个影片,她算是一个十足的“反派”,为了争取头版不惜出卖肉体换得第一手消息,使出一切手段只为独家专访。
她就是被大众厌恶的擅长捕风捉影、颠倒黑白的新闻工作者形象。但是如果站在凯西本身去看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一个非常敬业的记者。而她凭借一己之力将朱维尔“拉下神坛”的举动也正好证实了一个观点。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经做出预言:“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每个人出名15分钟,加起来耗时半个小时,就能搞出一个名人,然后再搞掉一个名人。”
朱维尔迎来了他生命中的“15分钟”,发现炸弹被报道,他是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受到FBI指控被报道,一夕之间成为人人唾骂的过街老鼠。
美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行政、立法、司法三足鼎立。成为保卫美国政治秩序和经济发展的镇国重器。
在此同时,美国最突出的还有媒体舆论监督对政治的制约,常常被誉为独立于三权之外的“第四权”。
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媒体的仗义执言,理智引导吗?不是的。
我们看到的是,以凯西为首的“第四权执法者们”对于公共权力肆无忌惮的滥用。
他们轻轻松松把一个人拉到镁光灯前,又无休无止地对他进行挖掘消费。
导演也借由朱维尔之口说出了自己的思考。
当司法部的探员对朱维尔进行诘问之时,朱维尔说:
“我在想,我以前以为联邦执法部门,是一个人企及的最高要求,但我现在不确定会不会再这样想了,你知道吗?
毕竟经历了这一切,那天晚上我做了我的本职工作,因此有些人还活着,你觉得下次有保安,看到一个可以的包裹,他或她会再打电话报警吗?
我觉得不会,你知道原因吗?因为他们看到然后会想
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理查德·朱维尔……”
这也契合了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提出“景观”的概念,所谓“景观”就是一种被展现出来的可视景象,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
朱维尔参与进了这场集体狂欢,可大幕徐徐拉开,才后知后觉自己也被迫成了“景观”。
初识不知曲中意,再见已是局中人。
3、成也哀歌,败也哀歌
这部电影于19年在美国本土上映时原本的片名就叫做《理查德·朱维尔》而中国引进后在原版之后加上“哀歌”二字,在我看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了。
朱维尔无疑是悲哀的,他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完成对“哀歌”的注解,但也正是这样使影片陷入了“哀歌”的桎梏。
就东木的过往水平而言,《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无疑是及格线以上的作品,但遗憾的是,它属于整体的中下游。
银幕上从来没有藏拙之地,摄影镜头更是可怕的X光线,任何虚假的东西都逃不过它的透视。
它将生活放大数倍,将每一个虚张声势或脆弱无力的故事转折剥脱得一丝不挂,直到我们郁闷而惶恐的试图逃离。
这个道理,我们懂,东木更懂。
作者:小王
图片:豆瓣
你的每一个点赞都被我认真当成了喜欢。
live a good life meet slowly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