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处世之道网海花苑婚姻育儿
做个麦田的守望者—最好的教育发生在无形之中

做个麦田的守望者—最好的教育发生在无形之中

作者: 乐得其说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20:05 被阅读109次

通常我以为,好的孩子是管理出来的,上学之前,给她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学会与人相处的能力;上学之后,要督促她养成好的时间观念、学习习惯。在学校里,老师会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完全体现了父母的用心程度。一二年级如果不多管一管,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想管也管不了了。于是我慢慢变成了何帆老师说的第一种父母——直升机式的父母。

做个麦田的守望者—最好的教育发生在无形之中

01

两种父母的边界

何谓直升机式父母?

他们总是盘旋在你的头顶,你抬头看,他们在那儿,你不抬头看,他们也在那儿。直升飞机型的父母为什么总要待在那儿呢?他们要时时刻刻监督你啊:该写作业了!该睡觉了!该练琴了!该准备高考了!该准备考研了!该给自己找个对象了!直升飞机型父母相信,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完美的孩子。

这是典型的我。我培养的只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一个符合我的标准的卓越的孩子。如果孩子表现出了不卓越,那么就会破坏我的自恋,我就会很不舒服且容易被分数左右情绪。

“妈妈”只需做到60分。

武志红说一个孩子三岁还不会说话,因为她妈妈的共情力太好了,所以孩子不需要说话,妈妈就意会了。结果是第一,孩子不用学说话了。第二,孩子很多宝贵的尝试就被破坏了,因为这种尝试的机会没有了,孩子没有战胜挫折的过程,从而没有机会增加效能感,就是“我很棒”的感觉,这样,孩子的自信就没有机会建立。

我对孩子的过于操心导致了孩子不用自己操心什么,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粗心大意,漫不经心。我这与其说是手勤不如说是手欠的毛病减少了孩子的体验机会,孩子会变得不能舒展自己,省事是最费事的教育。

我一直比较自恋的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母亲。可是,在做母亲这个角色上,好反而是不好了。要学会做一个60分的妈妈,而不是做一个100分的妈妈。

于是我学会放手,让孩子自我管理,给她机会去体验。尝试着让她多帮我做事情,在超市,让她帮我找购物的位置,找不到自己询问售货员。在餐厅,让她帮忙要餐巾纸等琐事。让自己变得懒一点,给她更多操心的机会。结果孩子果然做得不错,孩子也快乐许多。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父母的孩子考进了普林斯顿大学,她说她根本没有怎么管孩子,都是孩子自己非常努力,父母还劝孩子不要为了那几分那么拼命。我觉得我不管孩子那孩子不是要上天么?分析关键原因是孩子的自控力非常的好,自控力怎么形成的?

武志红老师说,自控力的一部分是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学会等待、延迟满足孩子需求,也不是一味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而是培养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想做的事,这是自控力的一部分。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韧劲就是这么形成的。

于是我觉得我管理的还是太多了。每天雷打不动的1个半到两个小时的弹琴任务让她自己决定了,我彻底放手了,我很忐忑,这样行吗?孩子也很怀疑,放学回家的路上问我这是不是真的,看来她怀疑了一天。在得到确认后,她说妈妈实在太好了。(补充一下前提:闺女学钢琴已经快3年了,每天都没有断过,我们的家庭矛盾经常是因为琴。所以这个事对她来说是个大事。)于是她说,那我决定一周只有周二和周三不弹琴(我心里一直发紧,以为她会说很多天,还算好。)最后在我的建议下,周三因为有英语课很晚才回家,和以前一样是没法练琴的,周二变成了30分钟。结果周二晚上她自己弹了1个小时比我想得还多点,接着就看了近一个小时的英文电影。但我时常很忐忑,我会不会是走进了何帆老师说的第二种父母——溺爱型父母的行列。

何谓溺爱型父母?

他们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基本不管不顾。孩子在墙上画画?没关系。把客厅弄得乱七八糟?没关系。他们会跟孩子说:你是最棒的!他们会跟别人夸耀:我们从来不管教孩子,只给他们鼓励,不给他们惩罚。

两种父母的边界都出来了,那我们就要留心自己不要走到这两个边界,而是找到那个合适的点。

于是这引发了我进一步深入思考教育的真相。

教育不是计划经济,不是你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就能控制最终的产出。

做个麦田的守望者—最好的教育发生在无形之中

02

做个麦田的守望者——我们能确定知道的只是什么是错的。

《教养的假说》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的作用比你所知的要小而同龄人的影响更大。”作者哈里认为父母这种自上而下的影响不及儿童每天与朋友和同学相处所受到的耳濡目染的影响。人生的头五年是最要的时期,不对,应该是头三年,不对,一切取决于第一年,算了吧,基因决定一切。

怎么会?不是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么?不是么?不是么?这是所有的教育主题的核心思想呀!

以前我会很凌乱,但是随着看书时间的增多,在不同的牛人那里,这个观点有点不谋而合。

在魔鬼经济学里,我的确看见过不说谎的数字。(想多了解可点击查阅我的读书笔记魔鬼经济学01读书笔记-数字不说谎

《苏格拉底的申辩》这本书说苏格拉底的教育方式,是告诉人们各种各样的知识为什么是不好的。理解了什么是不好的人,虽然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毕竟比不理解的时候更好了一些。

所以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恐怕就是给她一个好的环境,告诉她什么是错的,给她一个好的教养。在家里给她以抱持的环境,在外选一个好的学校。这可能是父母对教育做的最大的贡献了。成长就是背叛,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不得不当一个“孤儿”,所以我们可能真的会很扎心,可这就是真的成长啊!我总想做一个完美的父母,培养一个我以为的完美的孩子。可孩子不是产品呀!

何帆老师说父母还是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吧。我们应该且只能够看着这些熊孩子在奔跑着,我们只是在悬崖边守望着,防止他们掉下悬崖。

于是我更理解了父母其实就是容器。一切在于你的雅量,有容乃大。

03

向苏格拉底学习教育观。

最伟大的教育往往会最大限度地使人释放自由的能量,因为也有可能变成最危险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朴素而简单的,中间并没有什么秘传的教诲;但若真在这种教育之下成才,则又必须投入非常艰苦的努力,在平淡无奇的日常交往中彻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好的教育家的成就不在于使弟子学会了某种说法,而在于使学生们学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能够独立地辨别错误和确认自己与永恒真理之间的关系。

最好的教育发生在无形之中。看似没有管理,而实际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从而慢慢长成一个思想自由且独立、有生命力的人。


愿你的孩子也能够努力长成自己的样子。

做个麦田的守望者—最好的教育发生在无形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陶维英:结合了武志红和何帆等几位老师的观点,最后慢慢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小心验证。非常棒!教育小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等待时间的力量。
    乐得其说:谢谢!看来班长也都深入学习了这几门课。
  • 路路通通:非常受用,我这段时间正为上初一的女儿的学习效率发愁,她现在已经开始对每天的背诵作业表示反感了,有没有这么好的建议呢?
    路路通通:@乐得其说 中肯
    乐得其说:@什么更重要 谢谢,我家孩子才上二年级呢。呵呵。我建议你看看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游姐推荐的,我受用很大。你闺女我建议反感就先不做,让她自己决定。欲速则不达。不知道中肯不中肯哈

本文标题:做个麦田的守望者—最好的教育发生在无形之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yq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