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信仰是对死亡的回答

信仰是对死亡的回答

作者: 海砂种花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16:08 被阅读0次
信仰是对死亡的回答

上次买的马特尔的《葡萄牙的高山》看完了,现在才想来应该记下些什么。还记得看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叙事开始就有一股深刻的味道,从一开始简单的介绍中,便自觉思考信仰是什么。后面一边觉得拍得很美,一边时刻感同那种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危机感,看到结局,无法释怀于故事的真假。后来再看才明白,正如结尾所说,答案不是你觉得是哪一个故事,而是你希望是哪一个故事。

看了这部电影,被李安导演圈粉,也认识了原作者马特尔。电影的出处是同名小说,作者马特尔作为人类学家,写作主题很明确,步步深入,善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每当看到网络媒体播报的各色各样有好有坏的新闻,我们总会感叹人性难测。人类学家与我们看待人性的方式和内容不同,从马特尔的作品就可见。

信仰是对死亡的回答

看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些沉重压抑。人性本是兽性,然而智慧的人类,修得慈悲而九窍玲珑的心,以信仰之名请求罪恶的救赎,于是凡人皆得以慰藉。他的书,文中有哲,故事能引起思考。作者丰厚的学识宛如深潭,平静无波的水面照见思考清晰的倒影,在文字中才发觉自己那隐于皮囊的灵魂微弱地闪着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了人性,《葡萄牙的高山》讲苦难,讲了根源于苦难的几个故事,充满童话寓言感觉的猩猩和有现实味道的叙事,读来让人感觉亦真亦幻。几个故事都有着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无法挽留的失去。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棚屋》,印象深刻。《棚屋》是整一本书一个故事只是刻画了的痛苦和在痛苦中精神的挣扎,它把那种精神的挣扎描写得淋漓尽致,最终在宗教信仰中得到解脱。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信仰,在思考的时候,人的精神世界像是深渊。

《葡萄牙的高山》不一样,它并不只一种解读般的慰藉,而且通过这些苦难的故事去揭示一个本质。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很长,又很短,需要跟着书,去走一段路。这段路上的人们戴着苦难的枷锁,冥冥之中抱着一样的虔诚。作者也明白苦难之中,信仰是对死亡的回答。而走过路的最后,信仰如人世的尘土般,拭净尘土,才终于发现人类苦难的根源。人最大的痛苦,来自无法接受命运的无常,以及生而为人的脆弱。

但愿生而为人,却也能像一株玫瑰或是一颗草木般坚强。当信仰无法慰藉余生,也要诚挚地对待命运。

相关文章

  • 信仰是对死亡的回答

    上次买的马特尔的《葡萄牙的高山》看完了,现在才想来应该记下些什么。还记得看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叙事开始就有...

  •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分享

    死亡,对有信仰的人来说,是希望;对无信仰的人来说,就是绝望。 ​​​ 日文翻译:死亡!信仰がある人にとっては、希望...

  • 信仰和岁月

    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 死亡是最可怕的事情之一,真正有信仰的人无惧死亡。 信仰真的是强大的力量。 关于从...

  • 《窗台》:挣扎即地狱

    心怀信仰是不是对自己最大的救赎?死亡,是否是唯一的解脱?信仰和死亡,两个看似宏大的命题,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嵌进生活,...

  • 死亡和意识 (一)

    先从死亡说起,因为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人形成核心人生观的关键,和解读人的信仰的钥匙。 对死亡的研究。 研究人生...

  • 做人应该有一定的取舍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问我,你有信仰吗?我特别干脆的回答:“没有”。 那信仰是什么呢?该不该去盲目跟随? 信仰是对某种...

  • 信仰之美:2、谈谈信仰的类型(原创)

    在对“什么是信仰”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信仰是对某种宗教、主义或主张的极度相信和尊敬。因此,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

  • 撒旦教

    魔鬼是他们都信仰,死亡是他们的追逐

  • 信仰死亡

    大二的时候上马哲课,老师点名,我讲西西弗斯,一位同学讲向死而生(不是李开复那个)。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彻头但不彻尾的悲...

  • 信仰

    人类不停地在自己的信仰中前进。 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没有信仰一定不幸福。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因为对死亡恐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信仰是对死亡的回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b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