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人无耻,无以立,不知耻者,无所不为
人要是不知道什么是廉耻,就无法在世界上立身,不知道廉耻的人,什么事都敢做
02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03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传承: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
a出礼入刑
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刑”则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二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
b隆礼重法
是出自于荀子治国理念,强调“礼法”并重的治国主张。
c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宁。
d德主刑辅、明德慎罚(西周)
执政者应该以采取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措施来争取民众拥护支持,此为主,以迫不得已采取的法律等强制性措施来强迫服从、实现控制,此为辅;
提倡尚德、敬德,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e援法断罪(西晋)
是指判断罪行的有无、轻重及对罪行的处罚应当依照法律进行
f罚当其罪: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g(guān)鳏寡孤独
04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不偏袒偏私,不拉帮结派,仁治政策的贯彻就能畅通无阻
05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步骤:查明案件事实、听取群众意见形成解决方案、说服当事人接受。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巡回审判方式的典型代表。
06三三制简介
中共中央在1940年3月6日首次提出了“三三制”原则。规定在政权机关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样,中国共产党不仅把小资产阶级,而且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也争取到抗日政权中间来。
三三制的规定,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07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08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
09总揽不包办、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10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11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
12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13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14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数典忘祖
15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16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宋代王安石变法到明代张居正变法。
17古人讲“法与时移“,“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律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完全停留在旧的体制机制框架内,用老办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用零敲碎打的方式来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
18军无法不立,法无严不威
19改革急需、备战急用、官兵急盼
20铁规生威、铁纪发力
21依法治军关键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权。
22领导干部要自觉培养法治思维,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26要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
27及时进行立、改、废,确保每项法规制度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
28先紧后松、上紧下松、外紧内松,制度成了橡皮筋、稻草人,产生破窗效应。
29不管遇到什么阻力和干扰,都要坚定不移向前推进,绝不能避重就轻、捡易怕难、互相推诿、久拖不决。
30古人说“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禁微则易,救末则难)
31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32强调严格执法,让违法者敬法畏法,但绝不是暴力执法、过激执法,要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要树立正确法治理念,把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同实现公正,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
33一些执法、司法人员手握重器而不自重,贪赃枉法、徇私枉法,严重损害法治权威。有的执法随意性大,粗放执法、变通执法、越权执法、逐利执法比较突出。
34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
35骑墙派
36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踩红线、越底线、碰高压线的要坚决严肃查处。
37政治上激励,工作上鼓励,待遇上保障,人文上关怀
38言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它是启功教授在1996年的夏天,响应学校的校训征集活动提出的。
意思是:老师应该努力做好学问,有充足的知识和品格来教导学生;要努力树立自己的形象,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世人做个好的典范,成为社会中的楷模。
39“丹书铁卷“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以世代得享优遇及免罪的凭证。券为铁制,用朱砂书字,或刻字嵌以黄金。
40“铁帽子王”
清 朝俗称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清 梁章鉅《称谓录·宗室》:“我朝 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豫亲王、顺承郡王、克覲郡王,皆国初有大勋劳者,世袭不降封,谓之铁帽子王。”赵大年《公主的女儿》一:“就是在封为亲王或郡王之后,皇帝念其特别亲近,或者立过大功的,就在他的爵位上加‘世袭罔替’四个字,他的子孙就可以代代世袭原有的爵位,不必降级。北京 人管这种王爷叫‘铁帽子王’,与 满 人所说‘铁杆庄稼’吃不倒,是一个意思。”
41劣币驱逐良币?
42“深学之,笃行之,践行之”
应该广泛地猎取知识,并坚定地将真理付诸实践。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广泛地猎取知识,对不明之处追问到底,认真分析仔细考察,对所学加以区分取精华去糟粕,坚定地将真理付诸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