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接受教育的阶段,缺少重要的一课——死亡。这是一个不吉利的词汇,我们避而不及,难免谈论的少。但种种原因,让这个话题又绕不去,因为它跟幸福有关。
现代人多为今天和明天而活,而少为终点而活。为今天,就需要吃喝玩乐,这些无可厚非,但是少了点什么,也缺少支持和持久。没有资本享受肆意妄为生活的人,多为明天而活,等我成功了,怎样怎样。像《幸福的方法》中,本·沙哈尔一样,得到冠军就吃四个汉堡。
真正少有人问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做什么,回顾自己的一辈子,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有的人很“幸运”,生命给了他一个机会,遭受人生重大失败,或者得了抑郁症、焦虑症、甚至“绝症”的时候,开始反思自己,去思考一些大的问题。会出现极端的情况,有的人很快就崩溃,死掉了,有人反而大彻大悟,获得了重生。重生一点不为过,因为思想整个换了,没有比整个更值得称赞了。
这样的机会,也许太沉重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思想准备,经历一场生死的考验,才有所感悟。我们的教育不就是为了解决我们的人生问题吗?!那么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工作、生活的能力,为人处世的技巧,这些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终极问题。
这个学校可能不方便教,但是家庭必须要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和下一代,传递你对生命终极问题的思考。哪怕没有最好的答案,也要至少讨论一下,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类的“特权”——读书。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和感悟中,得到关于死亡的理解。这个人一定是经历过生死,看见过生死,感悟过生死。这个人就是《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
维克多弗兰克尔,心理学家,青年时作为犹太人,被德国人关入“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哥哥、妻子都死在了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出来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术成果,开创了“意义疗法”(心理学疗法)。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活出生命的意义》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10本书之一。
全书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细描述了,在集中营的生活细节。
(1)入营
在第一次排队时,就分成了两个队伍。这里面有一个隐藏的死亡选择。因为非常精神的神态,让德国人犹豫了一会儿,被送入了集中营。另一队,随后就被全部杀死。时时刻刻的面临死亡,慢慢对死亡麻木。后来他们都能准确预测一个人是否要死亡,什么时候死。
(2)百态生存
伦理道德不重要了,生存成为唯一的目标。有的人为了食物大打出手,所有的人性中被认为不好的,都不会再受到压抑。拿到面包会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一次吃掉,免去了一顿饥饿。一种分几次吃,虽然每次都吃不饱,但是保证了更长时间的事物,当然也有被偷走的风险。
集中营的生活,远比我们认知的要丰富,这里有经济系统,可以通过香烟作为货币,物物交换。有文艺表演,可以换取面包。彼此之间也会开玩笑,甚至有人不断地对其他人说鼓励的话。
(3)自由的选择权
人们一直拥有选择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自由,意味着无法被剥夺。这句话却是很好解释了,为什么在集中营,有很多反常理的行为。
有一个女孩临死前,说出了一句感慨“感谢命运给我的打击”,这样我才会思考生命,发现周围充满了生命,包括眼前那颗树。这个女孩的感知力,得到了极限的放大。这种体验是思想的解放带来的。
满怀希望的人,过的怎么样呢?据一项统计显示,圣诞节前死亡的人最多,因为很多人以为会在节前被释放。这种希望在到来前,就是黎明前的黑暗,都在期待和失望后,快速的死去。什么样的人活了下来呢?并不是身体强壮的人,而是精神状态最好的那帮人。他们是寻找意义,或者找到意义的人,活了下来。很有意思的对比,耐人寻味。
后面的第二部分,全部都是意义疗法的细节,感兴趣的小伙伴,出门左转。没错我就是希望做一个推荐书的人。越是好书,越需要你去自己读,我也好,网上的拆书、有声书也好,都是引子,精华还在书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