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资治通鉴》,到了公元前255年了。
公元前二五五年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应侯日以不怿。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应侯惧,不知所出。
上面一段话,是《通鉴》里的原文。秦国宰相范雎摊上大事了。之前,他举荐的大将郑安平投降了。现在,举荐他到秦国来做宰相的王稽又叛国,被叛死刑。他还能怎么混下去呢?
燕客蔡泽闻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应侯曰:“蔡泽,天下雄辩之士。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应侯怒,使人召之。蔡泽见应侯,礼又倨。
这个时候,燕国的说客蔡泽听说这个事儿,大脑洞开,帮助范雎想出来了一个巧妙计策。
过程虽然有点曲折,但是,目的却是非常有意思,终于在秦王还没有下杀心之前,帮助范雎金蝉脱壳,脱离险境,安全着陆。
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因荐于王。王召与语,大悦,拜为客卿。应侯因谢病免。王新悦蔡泽计画,遂以为相国,泽为相数月,免。
蔡泽虽然成功登上宰相之位,可是,毕竟不是这块料儿,只可以救急嘛,不能长留。数月,就被秦王免职啦。
可是,这段历史故事,留下我们思考的东西,却何止于数月,数年,甚至数百年,直到数千年啊。
多少政治智慧,人生抉择,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