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5|多元并呈的语文科可成总取向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5|多元并呈的语文科可成总取向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15:56 被阅读0次

      1.美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美国的基础教育,从“学科中心”经“学生中心”发展为“基本能力中心”。基本取向是“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美国企业录用、提拔职员,特别是管理层次的人员时,特别重视交流技能,其中听说,尤其是写作能力占很重要的分量。

      教育改革“强调学校是文化生产的场所”,主张向学生传授“保存西方文明的基本传统所必需的语言、知识和价值观”。

      “核心知识课程”将重视内容而不是技能的传授作为主要原则。

      (感觉他们强调传授知识,好像学生能力并不差。我们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脱节严重。可能与学习内容有关)

      2.法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法国20世纪90年代起的基础教育改革以“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基石”为主旨。知识传递和个性发展互为补充。初中语文以阅读、书写和口头表达三个活动领域组织教学内容,同时强调“参照性文化遗产”的学习。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1998)以包含书面的、口头的、长的、短的、叙事的、议论的等学生进行个人表达的各种形式在内的“作文”(le  discours)为能力的核心目标,与大纲列举的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文学作品和种类,即“参照性文化遗产”的内容,统合在一起。

      注重“参照性的文化遗产”,是法国语文课程的主要取向。法国的高中义务教育,衔接着大学教育,构成要素一是共同文化,一是逐步分化的学科教育。

      法语课程所认定的“共同文化”,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铺列的“作品清单”(法国作家部分)可见一斑:二年级,16世纪和17世纪作家蒙田、帕斯卡尔等6位作家8部以上作品,19世纪巴尔扎克、夏多布里昂等12位作家17部作品,20世纪阿努伊、科可托等22 位作家 28 部作品;一年级(是不是应该为三年级),除继续学习16、17世纪作家的作品外,18、19世纪作家的作品,计有博马舍、狄德罗等19位作家30部作品,20世纪作家的作品,计有阿波利奈尔、阿拉贡等13位作家21部作品。在毕业级的“文学与社会经济方向”,“语文教学要与高等教育中的文学教学接轨,与未来的文学、人文学科学及其他‘普通文化’相适应”,课程名目也相应地改称为“文学”,而包括主修理科的学生在内的中学“会考前考试”,供考生任选的三道题(均为写作)中,“文学评论”和“写一篇以文学为主题的论文”占据其二。

      (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国语文课程对文化的重视,我们的语文课程,现在增加了整本书阅读,但在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远远不够。还有我们的作文训练,在实用方面实在太欠缺。)

      3.德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德国文化教育各州自治,制定的教学大纲共同的地方是重视培养学习能力。

      完全中学的语文课程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说与写”、“文学、其他文章和媒体”、“语法及语言观察”。

      德国的写作教学主要按“语篇”类型作为组织结构,重视“学习能力”的取向就具体地体现在所侧重的“语篇”类型上。

      德国完全中学写作教学的主要“语篇”类型。

      9 年级--议论(简单议论文、正反两点议论文)、读者来信、短评、读书文摘、求职书、简历、课文复述、作品阐释、图表描写和阐释、口头报告、学习技巧(对实用类文章作“读书文摘”,短语技巧,引用技巧等);

        10年级(约相当于我国的高一)--内容提要、议论文(简单议论文、正反两点议论文)、作品阐释、电脑写作、记录(全文实录、过程记录、结果记录)、专题性报告、学习技巧(怎样使用计算机完成学习任务:撰写、扫描、修改、排版等);

        11年级(按照巴符州教学大纲)--专题报告(包括口头报告、报告提纲、报告后讨论记录、详细报告稿,并向“专题性论文”过渡)、记录(课堂记录、会议记录、讨论记录等)、故事梗概、作品阐释和写作(结合作家、时代背景、文学流派等)、论辩性议论文、文论(对实用文章的议论文和对文学作品的议论文)、其他(读者来信、评论、短评、书评)。

      德国的许多语篇训练带有很强的学术性味道,主要是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使用的文种。

      (从书上列举的语篇训练,可以看出他们的写作教学学术味很浓,我们的作文教学远远不及。)

      4.日本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日本语文科课程整体取向,从大的方面讲,一是在听说读写的教学中重视情感态度的养成,一是立足于“语言教育的立场”,相对地削弱文学教育。

      日本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文学没有确定的地位,文学教育的内容,先是与“理解”、“表达”,最近则与“阅读”、“写作”统合在一起,镶嵌在文章的读写教学中。《日本初中国语教学大纲》(1998年)第2学年至第3学年阅读能力“指导事项”:

      1.理解文章脉络中合理使用语句的方法,使之对自己正确地使用词汇有所帮助。

      2.确切的把握作者的逻辑运用方法,使之对自己理解作品内容以及提高自己的表现方式有所帮助。

      3.注意表现方法及文章特色。

        4.阅读文章时,思考有关人类、社会、自然等问题,并有自己的见解。

        5.有目的地阅读各种文章,收集必要的材料,使之对提高自己的表现方式有所帮助。

      (他们好像只把文学作品作为学习语言的材料,与法国重视文化遗产不同。)

      重视语言教育立场,提高对国语的关心和尊重;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感觉和尊重对方的立场、思想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与培养喷子完全不同,这样可以避免培养喷子吧?)(我们在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文字的态度?)

      ( 他们反对“详细读解文学性文章的指导方式”,这与我们一篇篇肢解课文也完全不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书笔记5|多元并呈的语文科可成总取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ny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