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 白
突然来了心血,把头像换成了黑白色。朋友问,为何是黑白?我回说是因为“装13”。
好像任何不能再后期的照片,一旦黑白色以后,顿时就有了范儿。
据说呢,黑和白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颜色。
颜色本质上是可见光给人的感觉形成的,不同频率的光带给人不同的色觉,如波长较长、频率较小(660~76nm)是红光,波长较短的(300~400nm)是紫光。但是,黑色实际上是什么光都没有,或者说至少没有可见光辐射,就谈不上颜色。
而白光是各种颜色的光混合后给人的感觉,如太阳光就是有各种颜色的光混合形成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彩虹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如果用三棱镜就可以把阳光分开成各种颜色的光,即“色散”。从这个意义上说,白色是各种颜色的混色,不是独立的一种颜色。
而我自己很多时候用黑白色后期,是因为内心沉静、毫无波澜,感觉万能又平淡的黑白才能道出内涵丰富、思绪万千的故事。
彩色的美还是黑白的好?
看看眼花缭乱的缤纷世界,也静静回味只有黑白的片段。

抽 烟
一要烟竿空,
二要裹得松,
三要明火点,
四要吧得凶。
虽说自己也是在农村长大,可各地的农村习俗不尽相同。
因为工作,时常驻村。和大爷大妈们拉家常,是工作中很必要的一个环节。不然就那么傻乎乎的站着坐着呆着,还真的不适合“为人民服务”。
秋晨,我早到了工作场地,高山上的微风,已有了寒意。见陆陆续续到来的大爷们个个携带烟斗,有的刚刚坐下就掏出烟叶准备卷烟,有的则是在实质性地分享自己新买的烟叶,有长有短,有黄有黑。
自己本身是反感吸烟这项损人不利己,又束手无策的社会交际常态。但是看到这样的场景,却感觉很是有趣,便兴致昂然地问了烟叶的来路,还有和有过滤嘴盒烟的区别。
大爷们也特别热心地一个接一个地回答着我的问话,还给我讲了相传甚久的抽烟歌:一要烟竿空,二要裹得松,三要明火点,四要吧得凶... ...
可能是和大爷们因为叶子烟拉近了距离,所以平常的厌恶感也随之消散;也可能是因为这次活动是在户外,所以烟味带来的不适感有所减弱;还有可能是因为此次工作的顺利圆满,或者是因为第一次发现抽烟人对叶子烟的热衷和情意... ...
我觉得,都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