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加班到凌晨了,又错过了更文的点。夜里睡不着就随便看看简友们又更新了什么新鲜事。刷到一位简友的文章说的是刷单被骗的惨痛经历,评论里有过相似经历的还不少,我也不幸是其中一员。就此谈谈我那些被骗的经历吧,虽不足以“刻骨”,但确实“铭心”。
有两次被骗,还是在上大学期间。那时特别想在课余时间能自己挣点钱,所以会时常在校园论坛里搜寻各种兼职相关的信息。“刷单”这样一个貌似天上掉馅饼的兼职就时常出没于论坛的各个板块,出于好奇也想尝试。尝试之前还做过不少功课,去搜索过刷单的相关信息,搜索的结果虽然大多是负面的,但偶尔也有正面的;还专门去搜索过如何区分“正规”刷单和非法刷单。自以为万事俱备的时候偏偏当时智商不在线,所以义无反顾的入了刷单的坑。第一步,对方先给你发所谓的公司信息,公司证件之类的,然后填写各种协议,给你阐明各种流程,甚至还千叮万嘱的提醒你“不要自己垫钱”、“让你垫钱的都是骗子”等等“掏人心窝”的话,当你这样认为的时候,就是被宰的时候了。第二步,开始刷单,给你一个商品链接叫你下单,而且说了不用垫付,先下单,对方给你发红包之后你再付款,到这里,我就乖乖的下单。然后奇迹出现了——我的钱怎么不见了?我明明没支付呢?于是,下一个坑又在前方等着了。既然钱没了当然要去理论,这时对放方用着十分抱歉且真诚的态度告诉你,马上把钱给你退回去,然后又说什么系统故障卡单了,需要再下一单才能解锁退钱,于是又乖乖的给人家送钱去了。那次刷单一次就被骗去三千多,那时我每个月生活费才300元,而且还是我初中老师每个月给的,可想而知,当时心里多难受。
想起自己第一天进大学报道的情形,那天是爸爸送我来的,那是我第一次走出县城,第一次走进主城。9月,重庆天很热,报道的人很多,晚上学校周围的住宿大多住满了,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找到家有空房间的,结果人家说住一晚需要80元,爸爸想都没想就决定不住了,那一晚,我睡宿舍,爸爸就在校园的某个长椅上“休息”了一晚……3000元真的不是个小数目,大一的时候为了练习英语听力,咬牙用了生活费的二分之一买了个MP4,大二上期又用助学贷款缴完学杂费后剩下的1000多远咬牙买了台二手笔记本,于是那一年为了贴补生活,我在学校附近一家餐馆做了半年的兼职。每天晚上下课后就去店里做服务员,每晚从6点半到9点半,每个小时4元钱,外加一顿晚餐。这样的生活持续到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份勤工助学的差事为止,天知道我这3000多元是怎么攒起来的!原本是为了毕业后还贷款准备的,硬生生少了一大截。
意识到自己被骗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感到自责,对骗我的人倒是宽容的,谁让人家是骗子呢,难道还指望一个骗子对你善良呢?既然诅咒和愤怒都于事无补,也只能在自责之后乐观的想:钱没了还可以挣,好心情没了都没法好好挣钱了,何况幸好在读书期间发生了这件事,吃一堑长一智,终归算有所收获吧!
第二次被骗还是兼职的事,想必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各种兼职中介发的各种兼职信息,当你对这个兼职信息信以为真主动去联系人的时候,对方会通知你去面试。当你去了之后才发现好多面试的人,在接待人员那三寸不烂之舌的劝说下,就交了所谓的会费。心想着费会虽贵,但是能长期提供兼职,多做几次兼职钱就回来了。结果大多数都赚不回那点费会,我不幸就是这大多数中的一员。
第三次被骗是被两个年轻男女骗了1000元,那时我已经工作一年多了,自认为经历过前两次被骗之后已经不会再轻信于人了,事实上这次被骗多多少少带有赌博的心态,想赌一赌人心。套路也很老套,两个年轻男女自称姐弟,从上海来重庆办事,钱财,省份证,银行卡丢了,支付宝微信也挂失冻结了,人生地不熟的,总之需要钱。正巧那天我刚发了工资,其实隐隐约约意识到他俩是骗子,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一次,还相互留了电话,加了微信,结果第二天无论是电话还是微信都被拉黑了。可能有人会觉得当时的我傻,不过也无所谓,我自己也认同。只是有时候真想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又想着自己从小到大接受过不少人的帮助,没必要否定所有人心。
前路漫漫,不知还有多少骗局在路上等着,该庆幸自己的被骗经历并不致命,也希望前路能与骗子擦肩而过,如果实在不能避免,也祈祷不要被骗得太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