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学步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索世界的冲动,这种冲动不仅促使他们认识世界,还让他们不断的练习逐渐成熟起来的肌肉群。
比如把勺子扔到地上,不仅让孩子产生东西总会往地上掉这种认知,还锻炼了孩子们手部的肌肉。
在父母眼里,很难看到这一进步,因为这对于成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所以难以产生同理心。
孩子的成长就像打游戏,探索这件事就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孩子们靠完成这种任务来进行升级(成长)的。如果学步期的孩子不想探索和触摸,他们就不正常了。
当然,家长在这场游戏中,一定扮演好自己NPC的角色,和善和坚定的指导孩子在安全边界之内做任务,发展自己的自主。如果让孩子突破到危险区域,可能就会让孩子被伤害,这不是我们希望见到的。
很多家长苦恼,自己不让孩子探索,其实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这个世界里不安全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家里会有电源插座,针线,剪刀,这些物品会伤到孩子,还有一些贵重物品,怕被会被孩子弄坏。
这种担忧其实是家长自己偷懒而已,家长需要随着孩子能力的成长,不断扩大安全区域,把危险的东西全部束之高阁,贵重物品也要收到孩子绝对够不到的地方。
有经验的家长,在装修房子时,就会为这一天考虑了,他们会打一些高高的架子,把危险的东西放在孩子绝对够不到的地方,直到他们长大。
我自己的家中,孩子一般都是在客厅玩耍,家里的格局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也变换了多次。最开始孩子小,只能打开最下面两个抽屉,所以这样的抽屉只放孩子的玩具,其他物品放置在上面。随着孩子长高,危险物品又挪到柜子上面。等到现在,孩子已经有柜子高了,而且学会踩着矮柜子来够高柜子上的东西,那些危险物品有一部分解禁了,有一部分放到了孩子绝对够不到的地方。
这个时期教育孩子,应该鼓励自主而不骄纵,但打手打屁股等行为只会孩子产生羞愧感,而不会让孩子认识到危险或掌握其他知识。
我家孩子曾经一度不做自己的餐椅吃饭,而是站在成人的椅子上吃饭。也就是说大人坐着她站着。这样她养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举动,那就是爬桌子。不仅危险,还不文明。但是无论怎么说教,甚至打手,孩子根本不会改正这个毛病。
现在想一想,其实是我们家长一直在要求孩子做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桌子上每个碗和盘子对孩子都有吸引力,而想探索的孩子,需要自己够到每样东西,爬桌子成了最快捷实现方案的选择。家长其实应该做的是把每样都聚到孩子面前,如果做不到,那就该分餐,准备好宝宝自己的餐盘。
看看幼儿园里是怎么做的?孩子们做自己的板凳,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一样高矮,而且没人餐盘里的东西都一样,这种公平自由安全的环境,才会让孩子自主,而不是乱爬桌子。
很多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缺乏管教手段的一种表现,自己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场景,但又不得不做点什么,所以做出攻击孩子的行为。但这只不过是家长一厢情愿,孩子们其实缺乏面对危险情况成熟的判断力,打100次也不会有效果。而打骂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怀疑感和羞愧感,对孩子心理和性格造成影响。
我家宝宝有一个要好的同学,一个白白净净的小男生,很是可爱。但是和我女儿的汉子性格不同,他文文静静的,不爱说话,不爱动。看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感觉担忧,因为这种性格肯定是孩子在家被压抑的太惨了。虽然这样的性格会让家长觉得更好带,但是他离抑郁症也不远了。
而我的女儿,很小就学会要求大人抱着,然后手指着一个方向前进,让大人帮着探索世界。而且特别喜欢出去玩,毕竟家里探索的差不多了,希望认识更多的世界。因为平时接送孩子都是开私家车,最近孩子又迷上了做公交车,感觉是一个新奇的事物。她分不清哪样舒服,陌生的东西会给她更大的刺激而已。
我不禁庆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给了她足够抱持的环境,让孩子自主发展的比较好。而之后的责任,不是让孩子精通什么技能,而是继续划好安全区,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继续让孩子探索更多的世界,发展健康的自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