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7日,周二阅读沈丽新老师的《让教育真正发生》118页—129页,今日阅读思考:“问题学生”的转化非一朝一夕之事,想毕其一役于成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耐心等待,多次较量,反复较量,允许其重复犯错,在不断的犯错误中成长,做老师的就是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等待孩子一起成长。
2023年3月8日,周三,阅读沈丽新老师的《让教育真正发生》130—136页。今日思考:我们对孩子有同情之心吗?多数时候,恐怕我们没有吧,所以我们的师生关系才比较紧张,学生有什么事也不跟我们说,正因为我们对孩子缺少了同情心,没有站在儿童的立场看问题、处理事情。所以学生才不信任我们,这也是部分班主任班级管理比较难的原因之一。
2023年3月9日,继续阅读沈丽新老师的《让教育真正发生》139—166页“输了又何妨—我陪耀一起成长的故事”。这个小故事体现了沈丽新老师的从容理智应对,像耀这样的学生,斗智斗勇,不以成人之思维与孩子较劲,耐心的一次次等待,一次次谈话,一次次较量,三年,换成是我们会不会早就忍无可忍把他开除了呢?也许沈老师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好高中、好大学的……我们的教育效果若干年后学生离校之后才会显现,教育需要陪伴与等待,包容与随顺。比如处理上课争吵问题,从结果看来,低声下气,视而不见未必是一种坏事,也是一种策略。如果停下来处理学生问题,处理耀的无端挑衅,势必会影响本节课的教学进度,自己上课的心情、上课的情绪,也会耽误大家的听课,自己同时也很生气,会引得全班同学也陪着一起心情不愉快……应对问题学生,真是一个太难的课题。
2023年3月10日星期五,继续阅读沈丽新老师的《让教育正正发生》166—196页“我与帆一起成长的故事”。阅读后思考:我们如果遇到帆一样的学生会做如何处理呢?这让我想起了早已毕业多年的王鼎怡同学,任性、经常耍小脾气、胡搅蛮缠、成绩经常倒数第一、经常性无端的和同学、老师发火,甚至是家长。直面孩子的问题和处境,正确表达传递自己的教育观点,给与孩子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与他们所需要的帮助,不放弃他们的成长。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