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改变的迷宫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21:53 被阅读0次

     世界四大文明是什么?华夏文明最核心的文化是什么?儒家思想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若是问任何一个路人,相信大家都能胸有成竹,毕竟这些问题是贯穿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是若是抽出时间细细品味,才发现,原来心中以为自己很肯定的常识其实仅是皮毛,莫说核心,连边缘都不一定触摸到。

    以第三题为例,儒家思想到底是什么?回答“孔孟思想”的路人应该有十之八九,今天之前的我应该也是如此,可偏偏就看到了一句话,这句话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才明白我所了解到的儒家思想其实仅仅是透过树叶的一缕阳光而已,相比于整个太阳,这一缕相关显得太微妙,也太渺小。《国学常识》中引用章太炎先生一篇说儒文章,文章大体使用文言文,引用的皆是历史正本,其中一句话引用《天官》,曰: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除此之外,章太炎先生以《说文解字》为引,将儒进行解释:“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这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两句话相当于“儒”字意义的一个历史变化,前者是说儒家教的是六艺六经,因此在古代学习六艺一些学生被称为儒生;而后者则表示,儒家其实就是需要,社会需要的,知道天文地理的人其实就是儒,这句话被我理解为,古代有知识的人其实就是儒。这边是最广义“儒”的概念,不过经过社会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升,文明也逐渐由简入繁,“儒”的概念也开始有了狭义之分,当然这是一个社会必然。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社会必然规律呢,咱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曾经看过一篇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庄,我们就从这个村庄的“教育”方面入手来解释。这个村庄靠近一篇森林和大山,实在想象不到的可以搜索一下长白山脚下的环境。古时候,有林必有兽,这个村庄原来只有一两户人家,后来很多人进山打猎,为了便于生活,逐渐在附近住下,形成村庄。想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由游牧进入农耕,然后进入工业,游牧可以说是最为原始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这些猎户的文化水平基本为零。但随着人口的增多,这个地方文化逐渐开始提升,终于村庄内出现了第一个本地秀才,这个秀才为自己的妻子起了一个在当时认为非常有文化的名字——白英。当然这个名字在很多人看来恐怕会觉得有点像村花的名字,可是要知道对于那个村庄的人来说,有名字,而且能够起名字本身已经是有文化的代表。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村庄真的出现了一个来自京城的秀才,这个秀才也为自己的妻子起名为刘舒予,意味着舒服自在的生活。这样的寓意当然比白英要高档不少,用村里面的话来说便是:虽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可莫名的觉得你很有文化。因此村里面的人开始将自己的孩子送去秀才家进行教育,若干年过后,起名字的水平达到刘舒予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对这个村庄来说,更高层更核心的文化水平是什么呢?那自然是科举内涵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便能够看出来,狭义的发展的必然,若是说以白英为代表的初层水平类似几千年前社会的“儒”家初级水平,那么以刘舒予相类似就是更近一点的“六艺”儒家科举,最终若所有人的知识水平都提升,自然最核心的思想内涵会愈加丰厚。正如我们可以说,现在我们所有人都是“儒”,但是我们也可以说,只有那些了解文化内涵,对传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了解的思想是“儒”。端看我们怎么认为了。当然今天我所说的这个点其实并不是我对儒有一些了解,知识感觉没有接触到皮毛而想发些牢骚罢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ay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