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学校门口的零食摊,记得最清楚的有两档,一档是卖冰棍的,有绿豆和红豆味的,卖五分钱和一毛,还有牛奶味的牛奶砖,卖二毛。
我们常买五分的绿豆冰棍,因为便宜,也因为绿豆被冻得硬硬的,耐咬,在咀嚼中,能延长食物带来的欢愉。
如果,那一天能吃上两毛钱的牛奶砖,会觉得一天都很幸福。虽然牛奶冰棍融化成液体的的速度很快,但在那个年代,我们早已修炼成能接住所有快要下跌的冰水的本事。
牛奶砖,尽管没绿豆冰棍耐吃,但那牛奶的甜香,足以战胜一切。
另外一个摊,是一个阿婆摆的,用一个圆圆的铝做箱子,里面放着圆圆的小薄饼。那饼真是薄,像一张纸那样,稍一用力就碎掉。
买上一块,放在口袋,就变成小碎片。上课的时候,偷偷掏一点放嘴里,又香又酥的感觉,让人能吃上一整天,也快乐一整天。
从前,不晓得这到底是怎样的饼,也说不出来是什么做的。后来,看到人家做蛋卷,才发现,那薄饼就是没有卷好的蛋卷皮!难怪会那么香,那么甜。
还有麦乳精,因为这种80年代的高级营养品,现在要停产了。
记得小时候喝麦乳精的机会不是很多,最喜欢的吃法是在麦乳精受潮结成块后,能一小块拿在手里吃,那溶在口里的甜蜜,简直是快活过神仙。
还记得一次为了让麦乳精受潮,就故意偷偷倒一点水进罐子,结果让妈妈发现了,给教训了一顿。结果后来,再吃受潮的麦乳精感觉就没那么幸福了。
停产的好像不止麦乳精吧?不知道江门的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八十年代时的“宝宝果”?其实,于我而言,最难忘的小时候零食就是宝宝果了。
宝宝果是一种盛行于八十年代的凉果,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看到这种品牌的。
宝宝果的包装很简陋,就一个小的塑料袋,里面有一到两片糖姜,一片杨桃片,一大片杏脯,还有几颗小杨梅干。
我最喜欢里面的杏脯。因为这是里面最大的一片了,肉厚味甜。长得黑黑的,是因为用北杏做成的,每次都要放到最后才舍得吃。
同龄的小伙伴里,有一个最喜欢里面的杨梅干。每次都要吸吮很久,把那几个小杨梅弄得变成光溜溜的核才舍得吐掉。
小小的一袋宝宝果,虽然小,但酸、甜、辣的味道都齐全了,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
现在在市面上已经没有宝宝果了。但在澳门,还有同益出产的“百花魁蟠桃蜜饯”可以找到相似的味道。
这个百花魁蟠桃蜜饯,也就是用北杏晒干后制成的杏脯。蔡澜说:杏脯制成后叫蟠桃果,装进一盒画着天女散花的小纸盒中,叫“百花魁”。
百花魁蟠桃蜜饯,澳门制造,数十年来的设计和味道都没有改变,让人看见了,不免又怀旧一番,想起八、九十年代的宝宝果。
绿豆冰棍、牛奶砖、蛋卷皮、麦乳精,还有宝宝果……有些现在都没有了,大概证明我也老了。
无戒学堂日更第83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