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怎样的人 ?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才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这些问题真是难倒了不少人,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俗套,大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爱岗敬业、拥护党和人民。那样写似乎没错,好像就应该按照那样的思路来写。但仅仅那样写为什么感觉那么空洞和不切实际呢?我实在无法忍受用两千五百字来大谈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或者来抒发我的豪情壮志和一腔热血。因为真爱实在无需多言,凌云壮志也不用长篇大论,语言永远是行动的矮子。我今年十九岁了,已经成年了,成年人是否应该有更深刻一点的认识,关于自己和这个世界??十九岁的年纪,初入社会,浅尝辄止。略微谈一下自己十九年的人生感悟,也许过于肤浅,也许过于庸俗,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长河中慢慢品味生命的真谛,毕竟奥尔柯德曾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十分复杂的人,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时而自卑、时而自大、时而开朗、时而阴郁,内心居住着善良、热情、友好和爱,也居住着邪恶、丑陋和憎恨。我是个怎样的人?我是善良与邪恶,坚强与脆弱,开朗与阴郁的集合体,但我内心的希望之光从未熄灭,依然向往善良、向往美好、向往真诚,依然有颗积极向上,热忱善良,充满活力的心。 诚然,人性是复杂的,一个人可以有多少种情绪,就可以有多少种性格,多少种心态。愿多年以后,花开枝头,赤子仍年少,愿心中的光使夜不黑。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我的灵魂携带者肉体四处漂泊着,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喧嚣或孤寂,我都能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那无可救药的孤独,我对所有人都充满敬意,甚至对很多人怀着赞赏与感激,但是却无法与他们同行。我看到许多人,许多结伴而行的人他们往往讨论的兴高采烈,而我,则喜欢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当我在人群中穿梭时,当我坐在陌生人周围吃饭时,当我在深夜苦苦冥想时,我都能感受到我的灵魂在低吟,她的声音低沉、平淡,好像在讲述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也许,我只是未曾遇到一个和我一样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茫茫宇宙间极其偶然的产物
周国平先生曾在他的著作《爱与孤独》中对人的诞生做过这样经典的分析:
『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我们每个人降生时,都是有父有母的,随后又都在父母的抚养下逐渐长大成人。可是,仔细想想,父母之孕育我们是一件多么偶然的事啊!大千世界里,凭什么说那个后来成为你父亲的男人与那个后来成为你母亲的女人就一定会相识,一定会结合,并且又一定会在某个刚好孕育出你的时刻做爱呢?而倘若他们没有相识,或相识了没有结合,或者结合了没有在那个时刻做爱,就压根儿不会有你!这个道理可以一直往上推,只要你的祖先中有一对没有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做爱,就不对导致你诞生的所有世代,也就不会有你。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宇宙间极其偶然的产物,造化只是借用了同样是偶然产物的我们父母的身躯把我们从虚无中产生了出来。父母既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诞生的必然根据,也不能成为保护我们免受人间种种苦难的可靠屏障。』
同样,英国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在《生与死》中也有过相似经典的描述:
『我们注定要死亡,这反而说明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大多数人无需经历死亡是因为他们从未出生。那些原本有机会出现在这里的人,最终没有看到真正的太阳,这些人的数量超过了撒哈拉沙漠的沙粒。在这些没出生的灵魂里,有比济慈更伟大的诗人,有比牛顿更伟大的科学家。我们清楚这点,因为从DNA的角度,可能存在的人远远超过实际存在的人。正是因为这些非同寻常的意外才造就了你我,平凡的生存在这,我们是幸运的极少数,克服了重重困难赢得了出生的头彩,我们怎敢因为自己注定要回归那最初的状态而悲痛不已,绝大多数的人甚至没有机会参与其中。』
是啊,我们每个人的诞生都是茫茫宇宙间极其偶然的产物,少了哪一个环节我们都将不复存在,而我们又是多么幸运,在那么多的机缘巧合下我们诞生了,我们拥有了最宝贵的生命,拥有了可以触摸的肉体和不可触及的思想。我想,这是造物主对我们最大的恩典。
我们每个人的存在以及一举一动都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陷入迷茫的深渊,觉得自己就像是偌大银河系里的一粒尘埃,一无是处。自己的一生也不过短短数十载,终有一日,化为灰烬,消失于这个世界中,那么我们这些像蝼蚁一样卑微的人的生命的意义何在呢?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没有了谁,地球还是一样地转”,这话不假,但是继续转动的地球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一个变化必然引起另一个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变化,世界已经永远的彻底的被改变了。人们习惯性的用一个人的成就来评价他一生的荣辱功过,却从来不去关心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医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他们的祖先是谁,他们是古代死掉的一些人,而那些人也许显赫,也许平庸,也许是帝王将相,也许是乡野村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存在,已经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过去,改变了历史,改变了现在,还会继续改变未来。所以,对于先人,我们必须要尊重,因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我们每个人虽然只生活在自己的世代,但是对整个时代已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样想来,死亡似乎也没什么可怕的了,自己的生命在延续,有人代替自己去认识并改变新的世界,世世代代,永不停歇。
生命似一场灿烂的花事,春去春回,梦醉梦醒,不要问归路,不要问前因。大千世界,人人行色匆忙,总有一抹风景,值得你为此驻足。
我希望拥有和苏轼一样乐观豁达的心境:“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我希望拥有和三毛一样不卑不亢的姿态:“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我希望拥有和陶渊明一样恬静自如的心态:“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我希望………
我明白,此生,我只是个平凡的人。
我厌恶世俗的社会,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深陷在世俗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我喜欢空灵禅静的菩提兰若,却也拒绝不了弥漫着人间烟火味的凡尘。我之心愿,无非是在滚滚红尘中体味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在圣贤先哲的经卷中弥补无知的困惑,寻求灵魂的升华,在顿悟中度过平凡的一生。
让我们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在孤独中、在庸常中、在平淡中,品味生命的美好。
》》 》完《《《
说明:大一上学期就要结束时,思修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道论文题目:〔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才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论文〕
内心:我看着论文题目,傻了眼,不知道如何下笔,感觉满满的套路啊。我不知道应不应该循规蹈矩的按照套路写自己的理想,以及要怎样怎样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那也写不到2500字啊。更何况我没有远大的理想。算了,就搞个特殊,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说实话,把思修论文写成这样,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好害怕老师给打0分,就像作文写跑题一样。提心吊胆的查询成绩,结果竟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综合得分:9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