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二三:《好了歌解注》中的社会形态
(红楼梦场景陈设系列六)
按:本篇写于《石头记》开篇第一回“此人名唤封肃……”至结尾处,主要讨论《好了歌解注》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
《石头记》中甄士隐一家被火之后,回到田庄上也过不下去,便跑到大如州投奔岳丈封肃去了。大如州许多人认为是杜撰的地方,其实应为江苏省如皋市的雅称。据五代史载,后梁开平元年(九〇七年)二月,梁太祖封钱镠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并赐玉带一匣,打球玉马十匹。钱镠欲将这批名贵竞技宝马训练成能征善战的军马。于是便将宝马养在江左海滨平原大如州,落户之地则名钱镠马庄。对这一地名的称呼,就如我们对本州亲切称呼为“大彝州”一样。《石头记》借大如州之名,主要说明的是因风俗的存在,是这样一个“大致如此之州”。这大如州后来怎么样?甄士隐的十句《好了歌解注》描写了基本情形。
一、功名成空
《好了歌》的第一段和《好了歌解注》的一、九部分,讲的是功名成空。我们引用其中的部分场景事物便可知。
(一)繁盛时期
其一、笏(红楼事物编号三八)。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主要作用是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也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遗忘,是古时官爵的代称。
明代象牙笏其二、床(红楼事物编号三九)。在古代,床是供人坐卧的器具,与今天只作睡卧之用不同。《说文》:“床,安身之坐者。”安身指使身体安稳。由此引申出起承托稳定作用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底座。从这意义来看,古时的床应以床头、床尾、床板、床腿、靠背、脚踏等构成。《好了歌解注》中说的是用来堆上朝手板的,自然应该是可坐可卧的榻,可以坐在上面处理公务,形容官职较大,每天处理的事务记录工具已堆满了整个床榻。
其三、歌舞(红楼事物编号四一)。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古时的歌舞是富贵之家的标配,这里不再赘述。
其四、纱帽(红楼事物编号三五)。纱帽原指古代君主、官员戴的一种帽子,后用作官职的代称。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
23-2:方翅乌纱帽乌纱帽定为“官帽”则始于明朝洪武年间,据《明史·舆服志》载:“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被顶戴所取代。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数量来显示官职大小:一品九块,二品八块,类推至五品,六品以下不准装饰玉块。明朝规定,官阶越大,乌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
其五、紫蟒(红楼事物编号三六)。蟒袍,又称花衣﹑蟒服,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绣蟒,非龙,爪四趾,而皇家之龙五趾。妇女受封诰的﹐也可以穿,款式与男式蟒袍基本相同。款式为齐肩圆领,大襟(右衽),阔袖(带水袖),袍长及足,袖裉下有“摆衩子”,周身以金或银线及彩色绒线刺绣艺术纹样。下端斜向排列的线条称“水脚”。水脚上有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为“江牙海水”。海水有立水、平水之分。立水指袍服最下摆条状斜纹所组成的潮浪;平水指在江牙下面鳞状的海波。海水意即海潮,潮与朝同音,故成为官服专用纹饰。江牙,又称江芽、姜芽,即山头叠,似姜之芽,除表示吉祥绵续之外,还寓有国土永固之意。在古代,蟒袍加身是大夫们的最高理想,即意味着位极人臣、荣华富贵。蟒袍在明代是官员的朝服,到清代才放宽限制,上至皇子下至未入流者都可穿服,只在颜色、蟒数上有区别限制。《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七:蟒袍,亲王、郡王,通绣九蟒。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皆九蟒四爪(趾)。文武四五六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二等侍卫以下,八蟒四爪(趾)。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官,五蟒四爪(趾)。
23-3:蓝罗盘金绣蟒袍以上五件事物,是功成名就时的标准配置。说明南明时期,这些名头随着崇祯帝的殉国,国家不存,职爵也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许多官员只有四条路走:要么战死、要么被杀、要么降俘、要么成了平民。
(未完待续,水木森【水目人曾】)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即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