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其实都不太清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会盲目的把教育这一板块的内容推卸给学校,以为协助老师按时完成各类作业就算是教育的好,其实成绩好不好一方面是老师引导得当,更多的是学生要有充分的自觉。
有时候学生在校时努力学习,然而一回家就会肆无忌惮,别说是按时完成作业,就连自己换洗的衣物都懒得洗,一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德行,有的不知道怎么管,有的管教方法简单粗暴,还有的过度溺爱孩子,这其实都是家长没有良好家教观的体现。
当老师的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家长以“没念过几天书”为理由直接否决关于“孩子如何培养”的话题。那时候,我也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一方面要照顾家长的情绪,而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学生学习状态。明明平时关系不错,可能就因为一些小事最终导致怂恿其他家长一起转学,我见过更严重的是直接在班级群内恶意诋毁。
有时并不是学生难教,而是碰到有些家长刁蛮不讲理。看到学生进步了就说孩子本身就聪明,而一旦学生退步就认为老师不行,反而作为家长自身却没有任何问题,每天不是打麻将,就是聊微信、刷视频,亦或者一门心思只顾赚钱。
生儿育女固然伟大,而老师也要有教无类,怎么可能单独照顾某位学生呢?如果觉得自己孩子了不起,作为家长一定朝着这样的目标去约束自身,去榜样示范,而不是死盯着老师会不会犯错。过度刁难老师,是为了显摆自己的刁难任性吗?如果不是考虑到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恐怕早已按照相关法律秉公执行。
学生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德行。那些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跟着家长耳濡目染要比老师的片面说教更有说服力。我前段时间看到小孩故意损坏小区公物,而家长看到后并不苛责,对孩子手拿的长护栏杆熟视无睹。这要是发生乡村学校,肯定会被老师好好教训一番。
在我们眼中,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要教导学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稳定认为正常,倘若学生品行不端、并且屡教不改,一定会给全校师生乃至家长之间烙下话柄,或者成为某些不良现象的首要怀疑对象,这时候人们往往会从学生家庭环境中去寻找原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其中的“小”就是那些不被家长们重视的小事,关乎人性的向导要提早察微杜渐、循循善诱,成年后所有恶行很多都能追溯到孩提时代的点滴纵容,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场景中,遇到调皮捣乱的“熊孩子”,一定会觉得这孩子“家教不行”。
那何为“家教”?经常有人说,孩子什么样看家长就知道了。家长的素质是孩子在学校生活、在社会生存的底气,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家庭,多半会影响到下一代身上,哪怕极力克制,但那种深入骨髓的暴躁并不会轻易消失;而平和而有力量的感召,会培养孩子醍醐灌顶般觉察,如沐春风般自醒、一往无前般勇毅。
担心孩子受欺负,不妨带领他们练就强壮体魄;担心孩子受人骗,尝试多些触目惊心的松懈案例;担心孩子自卑偏激,那么多些无关成绩的话题,多些平等自由的陪伴,多些不带主观臆测的点评与鼓励-------比起时不时逞匹夫之勇、走极端表达要强得多,也要深刻的多。
往往一件事就能赢得孩子“夸赞”,做什么事先想着还有孩子看着呢!要让他们自发地认为要成为如爸爸妈妈一般的人物,而不是“我不想要这样的爸爸妈妈”。在我之前从教的学校,一些孩子周末连一顿可口的饭菜都吃不上,衣服脏了没人洗,头发乱了没人梳,家长自己拿着新买的智能手机,孩子却连最基本的学习用品都觉得贵。
碰到这样的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没有多大助力,反而极有可能因为父母的关系,加剧缩短学生求学生涯,或许本来可以变得更好,在家庭教育的强势介入下逐渐糟糕起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使学生的前途锦上添花,不应该胡乱干预导致孩子人生不由自主,情况严重的话容易引起极端事件发生,当不良管教站在舆论风口,到时可就真的追悔莫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