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军者三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2-12-06 19:06 被阅读0次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故君主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取胜。”

国君危险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知道军情不能前进而命令军队前进,不知道军情不可以后退而命令军队后退,这就是束缚军队;不懂得三军的事务而干涉三军的具体行政,则将士就会迷惑;不懂得用兵的权谋而干涉军队的指挥,则将士就会疑惑。三军既疑且迷,不知所措,各国诸侯就会趁机发难,这就是自己扰乱军队而使敌人获胜。

君主同军队的关系,历来与战争胜败密切相关。大多数君主不懂军事,又缺乏自知之明,总喜欢干涉军事行动,由此导致战争失败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西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乱爆发,15万叛军南下,而府兵制已经被破坏了的大唐,重兵均集结于边境,中原几乎无兵,中原百姓也几十年,几代人未见兵事,以致叛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势如破竹,几乎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河北全境。可笑的是,唐玄宗竟不相信安禄山已反。直到十一月十五日,河北已沦陷,唐玄宗才相信了安禄山叛乱的事实,匆忙组织反击。

唐玄宗任命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兵马元帅(仅挂名而已),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率军东征,任命当时进京朝见的安西副大都护、持节充安西四镇节度、知节度事的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前往洛阳御敌。当时,大唐精锐还在西北边境,高仙芝和封常清等在长安、洛阳各募兵五、六万,但大多均为市井子弟,缺乏训练,不习战事。

十二月十二日,安禄山攻进洛阳,高仙芝、封常清退守陕郡,并进一步退守潼关,希图凭潼关天险固守,并击退了叛军对潼关的进攻。同时,加紧训练新兵,整备军械,准备与叛军长期作战。然而,恼羞成怒的唐玄宗却急于击退叛军,担任监军的宦官边令诚,也与高仙芝矛盾很深,趁机诬陷高仙芝、封常清贪生怕死,丧师失地,放弃陕郡数百里地,致使军心动摇,唐玄宗大怒,命边令诚在军中杀了高仙芝、封常清二将。当时,全军将士喊冤之声震天动地,声闻数里。

随后,唐玄宗任命当时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率军二十万镇守潼关。哥舒翰熟谙军事,治军有方,到潼关后,整训士卒,修固城墙,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天宝十五年五月,安禄山之子安庆绪进攻潼关,再次被击退。叛军被阻在潼关之外长达半年,进退不得,而叛军后方的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唐军和义军也四处出击,郭子仪、李光弼等唐军进攻河北,连战连捷,可以说,当时安禄山叛军形势极度危急,只要潼关的唐军能再撑两、三个月,叛军内讧几乎是必然,安禄山当时都已经打算退回范阳老巢了。

然而,唐玄宗给安禄山送上了神助攻,急于收复失地,挽回颜面的他,又误信了叛军虚弱不堪一击的情报,强令哥舒翰出兵进攻,哥舒翰上书分析形势,指出唐军只要坚守下去,叛军就会进退无路,必然崩溃。郭子仪、李光弼也上书玄宗,认为唐军在潼关坚守,他们二人引军进攻范阳,直捣叛军老巢,可很快消灭安史之乱。

可宰相杨国忠却认为哥舒翰固守不出,是想谋取宰相位置,便对唐玄宗说哥舒翰按兵不动,会坐失良机。唐玄宗便派宦官去潼关,威逼哥舒翰出兵。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

六月初四,唐军出潼关。初八在灵宝中叛军埋伏,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初九,叛军进入潼关,长安失去凭障,危在旦夕,玄宗仓皇幸蜀。此即所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玄宗早年精明强干,开创了一个辉煌的盛世,晚年却昏庸瞒盰,在安禄山叛乱后,利令智昏,为了自己的所谓颜面,不顾实情,一再干涉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将领指挥,终至潼关惨败,局面崩溃至不可收拾,使本有望很快平息的安史之乱,最终拖延了八年之久,也彻底终结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强大的一个盛世。纵观历史,盛唐可以说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顶峰,安史之乱后的历代封建王朝,再未出现过盛唐景象,千古之下,仍让人叹惜。

相关文章

  • 患军者三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故君主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

  • 【跟故事学管理】112--领导的惑乱:瞎指挥是死穴

    【课程编号】:GS112 【核心理论】:瞎指挥是死穴。 【故事寓言】:《孙子兵法》曰: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

  • 【42】国君的三个“不知”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

  • 皇帝老儿,打仗的事情你别乱掺和---慢读孙子之谋攻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

  • 孙子兵法007

    【军争第七】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

  • 孙子兵法.军争篇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原文】 三曰: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贤主之...

  • 孙子兵法习读(七)军争篇

    摘自军争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

  • 《孙子兵法•军争篇》大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本章主旨为两军争...

  • 孙子兵法·军争篇

    春秋末年 · 孙武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患军者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ei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