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公布的大小贪官,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收缴的钱财额度都大的惊人。成万上亿的钱成了焚烧他自己的鬼纸洋。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能捞那么多?为什么止不住手?
因为他们捞钱那些年,对腐败的打击不力,老鼠过街,光喊不打,或轻描淡写的打,以致于鼠们成群结队在街上,公开出入,甚至炫耀,比阔。当时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歪扭了、颠倒了。大家都在不同的领域,象比赛似的,想尽一切招数,掠夺公家与他人的财富。靠山的吃山,近水的吸水,位重权大的自然捞得多、捞得容易。财富如平方、立方那样聚集,一年暴富、一次成豪,都是很容易的事。何况有的贪官长年累月,吃了一地又一地,吞了一业又一业。
社会的价值本来应该是多元的,政治家、文艺家追求名,企业、商人追求利,普通人在不同领域,各行其事,安居乐业才对。但那些年乱了,对钱与权的追求,变成了争与抢,甚至公开掠夺。
一个“钱”字,调动了所有人的贪欲,贪是贪者的墓志铭。贪那么多,敛那么众,象负蝂一样,非压跨自己不可。猪肥了迟早要被宰杀的。
(二)
二十年前,我见过一位“另类”领导,他上下班从不坐公家派的豪车,总是骑一辆旧自行车,自自然然,自得其乐。我看得出他的自信、自律与自由,测得出他内心的强大与骄傲。这个人就是时任阳城检察院检察长的王洪瑞同志。
也是那些年,因为认识司机,我曾搭乘过某领导一次顺车。此领导与我也认识,但一路上他一言不发。事后师傅跟我说,领导很生气。用领导的话讲,“这又不是公交车!”从那以后,我再没搭过那公家的“私车”。
如今公车改革了。上下班路上,公交车上,领导的身影时常出现。他们为人低调,做事实在。如今的安步当车,与其说是对公车改革的响应,不如说是其人品的自然流露。他们从没把自己那位置看得有多高,有多了不得;他们不需要装,不需要用车的档次抬高自己,也不想让车的有色玻璃阻断与群众的联系。
其实一个人的威望是其品德、修养、才干与高情商综合而成的,绝不是靠什么“长”、什么“坐骑”提升的。处级干部也就一“芝麻小官”,科级根本就不是官。
劝那些仍有自大倾向的小官僚们,别再做井底的蛙、四川的犬、贵州的驴了。跳出井来,走出雾区,跨出山门吧,咱不过是不同岗位的普通人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