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28245b1212e0837e.jpg)
筹笔驿
建兴五年春(公元227年) ,诸葛亮率十万人北伐曹魏,设中军帐于嘉陵栈道上的筹笔驿。筹笔驿地处川、 陕、甘三省交界的边界地带,嘉陵水道和嘉陵栈道。舟车直达略阳,交通方便。筹笔驿地处深山峡谷之中,在战争频繁的三国时代,中军帐暗设于此,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三国时期,筹笔驿是一重要军事要塞,诸葛亮将兵驻扎在筹笔驿山上的营盘梁,北可抵关中的南侵之敌,南能榏西蜀国内之势。诸葛亮于筹笔驿制定了几项重大的军事决定,制定了平走陇右的军事路线。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28c9cbeef4d6e2cd.jpg)
诸葛亮木牛流马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曹魏,由于征途崎岖,军队不便运输粮食,于是对旧式车辆加以改装,称为“木牛流马”。据说“木牛”载一年的粮食每天能行二十里,“流马”有方囊二个,每个可以装米二斛三斗,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行走。其实,“木牛”即有前辕的小车,“流马”类似后世的油轮车,仍然需要人力的推动,从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木牛运粮”,第六次北伐以“流马运粮”的史实可知,“木牛流马”使得蜀兵能在险恶的蜀道上迅速行军,对当时的军粮运输有很大的贡献。
“木牛流马”作为运输工具,分为“木牛”和“流马”两种。根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可见,“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的主要运输工具,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35a33b5bdd9d6a83.jpg)
关于“木牛流马”的真实样式和样貌,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和复原版本。其中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木牛”是一种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这种说法认为,“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或者小车。
另一种说法是,“木牛”是一种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双轮车。这种说法认为,“木牛”的四个轮子都可以转动,“流马”的两个轮子也可以转动,并且都有前后撑杆轴和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这种说法认为,“木牛流马”就是撑杆驱动的轮式车。
还有一种说法是,“木牛”是一种同时具备轮行和足行两种前行方式的交通工具。“木牛”的身旁有四根活动立足,在平坦道路上用一个独轮前行,在艰险道路上用四足步行。“流马”则是一个装在“木牛”后面的货箱。这种说法认为,“木牛流马”就是足式车。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f8e5da4ccab9031a.jpg)
定军山战役
公元215年3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必然要攻以汉中,曹操抢先率十万大军,从故道经散关攻河池、阳平关并夺取了汉中。曹操主力退出汉中后,刘备随后向汉中发动进攻,公元218年,刘备亲率大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等人与刘备夹关对峙,同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赶往关中,坐镇长安以便随时指挥汉中战局,公元219年正月,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今汉水),依山而进,驻军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夏侯渊出兵征战,刘备大将黄忠率众将斩曹军大将夏侯渊,曹军大败,刘备取得汉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5302647/484d2aedff7f68c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