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57e21f574a183141.jpg)
今天是大年初八,时间已是晚上八点,与平日里相比,今晚有些反常的安静,我跟家人们说:“今天这么安静呢?看来没人放炮了。”话音刚落,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震耳欲聋。
“我说呢,怎么也得放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呀。”不过,兴许今天能早点“收工”,半夜之前都应该回家睡觉了,毕竟明天就要开工了,但是明天早上又会有一波庆祝开工的舞狮节目,到时也是要鞭炮齐鸣的。
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氛围里,今晚我摘抄完了由《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的《最美的散文》(世界卷)最后一篇文章。
这本书收录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法国大革命时的思想启蒙运动;从工业革命之后,到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从经济大萧条,到当代全球化浪潮,每一个时代都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和作品。
本书囊括了欧洲、美洲、亚洲以及大洋洲的各国优秀作家和作品,有53位作者,70篇散文,其中很多作品都是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也就是说,我用了70天的时间,一字一句地朗读了每一篇文章,一天一页地摘抄了每一篇散文,用了70天的时间精读完了280页的优秀作品。
时间就是这样来去匆匆,记得当初决定学习这本书的时候,还有些犹豫,毕竟这么厚的书,又是不太熟悉的外国作品,读起来肯定会吃力一些。
到了全部完成的今天,自己反倒是轻松的,感觉是自己把困难放大了,产生了为难情绪。万事开头难,开始了,慢慢做起来似乎也挺顺畅的。
明天翻翻书柜,看看下一步选哪一本书,作为自己学习和摘抄的对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aed7b5cf8e51a322.jpg)
《拉丁美洲的孤独》
这篇文章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1982年12月8日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参加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发言稿。作者当年因作品《百年孤独》而获奖,这篇发言稿是他对于创作该作品的一种解释和说明。
他说最初来到拉美的欧洲航海家所做的纪实性游记,看起来就好像是虚构的魔幻小说一样,因此只有魔幻现实主义才能真实地再现这片扑朔迷离的神秘大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557fd912e9f2beac.jpg)
《回头的浪子》是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散文。这是一篇自传性质的作品,作者想要通过自己创作的作品来使澳大利亚摆脱精神上的迷茫和混乱,所以这也成了他“留居国内”的理由,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作者也是以这篇文章来表现自己的立场,呼吁人们提高自身素质,重建新的美好信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35500/d78dc0d45d5892c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