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小雨,在郊外办事,鞋底粘满湿泥,甩之不脱。正郁闷间,孩子在一旁拍手:爸爸,你已经提前踩在了明年春天的草地上!
别说,细思下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
回到主题,今天我们即将阅读《写出我心》书中,从213页:任人漫游的广袤原野到234页的:利用寂寞这五个章节。
1, 任人漫游的广袤原野---让思想飞一会: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重视人才储备,相对于人才市场对工作经验的重视,他们更愿意招揽那些优秀的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内部培养。
工作经验也未必都是优势,思维和行为的固化定型,往往很难自察并主动地打破,有时还不如一张白纸,拥有无限可能性。
写作者总是习惯于自己的舒适区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书写文章,这无可厚非。但当我们陷入低谷,一筹莫展之时,固化的思路和方式却会成为无形中的阻碍。
有时候,不妨放纵下自己,让思想跨跨界,天马行空的撒撒欢,走出意识的舒适区,寻找更宽广的知觉空间。
2,乡愿的个性---让自己与写作互为成长源:
“每天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为了提升写作能力,每天的输入、输出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积累。
若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写作便会成为一种例行公事般的负担,久而久之,反而会消磨了动力,渐渐产生厌烦感。
有人喜欢晨起读书、有人喜欢深夜静思、还有人更愿意抓住碎片时间,捕捉突如其来的文思。
摸准自己的脉搏、找到喜欢的节奏,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再用文字中的思考、沉淀由内而外的影响、改变自身的意识和行为,让自己与写作间产生良性循环的效应。
3,毫无阻碍---与写作交朋友:
我相信每一个写作者,都曾经历过“卡壳”到快抓狂的状态。没舍得摔过笔记本,但是很多不值钱的东西都曾感受过我的郁闷。
冷静下来,我知道还是要写下去,这是自己选择的路,流着泪也要走下去。
无论我们写不写,生活总在那里,不离不弃。不停地写,才能逼着你尝试与世界交朋友、与生活交朋友、与写作交朋友,学会用文字去链接生命中的每一点感知。
4,你爱吃的一餐---歌唱美好: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一切作品要写的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
一切美好的事物,让我们保持愉悦心情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的觉察更敏锐、让记忆更深刻。如同若干年前的一次愉快的聊天,你至今还能记得朋友聊至兴处,眉飞色舞的表情。
如果我们一时找不到好的素材或话题,不妨试着写一写让你记忆深刻的某件具体的事物,并以此为延伸点。别管它是不是平凡到,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
5,利用寂寞---再见吧,寂寞君:
寂寞,是一种心境,是心灵缺乏沟通的渠道,是人群中的一份孤独,不会因为有人相伴而圆满。
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对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
写作是一个在与自己的对话中,认知世界、感悟生命,并用文字留存、与他人交流的过程。
在写作的时候,不妨试想着在与一位读者交流、分享你的看法,你的态度,用文字的热度驱除彼此的寂寞。
这将慢慢教会你如何站在别人能够接受的角度去阐述你的观点,引起对方的共鸣,你的文字也会慢慢具有吸引力,被更多的人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