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今天上午是体验感非常好的“不上课天”,不论是老师还是孩子都在享受着这种心流。
想要出门玩那就去吧~
今天早上我到馆时,XQ坐在桌子边一边吃早餐一边看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准备喂兔子的食物。
XQ对我说她也很想去。
将近九点半孩子都来得差不多了,我告诉XQ现在我们就可以到户外散步、喂兔子和玩游戏。她很兴奋地招呼了月亮班的小朋友。大家排好队,带上跨栏道具就出发了。
逛了一圈看了兔子找一个阴凉处一起玩游戏。高低不同的两个跨栏道具,高的一个有的孩子用钻的,有的孩子有跨的,有的孩子用绕的。再继续,矮的跨栏也想钻一钻,一群孩子开始在地上摩擦。再然后跨栏游戏变成了跳高游戏,一个把道具举过头顶一个蹦起来跳,就是不想让人摸到。
喜欢就大声说出来~
活动回来之后,孩子们排队上楼。XR想要喜欢的XY排在他后面,XY拒绝了。接着XR问YC要不要排在他后面,YC也拒绝了。于是XR负气说要换一个人喜欢。孩子们一起开始七嘴八舌说喜欢的人,一路走到楼上。
在进教室前我突然提议,我们来一次表白活动,把对别人的喜欢说出来。于是一把小椅子摆在教室的前方,孩子们依次上来大声喊出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并大声说“我喜欢你”。
在整个过程中,我看到几个平常说话轻声细语的孩子站在我身边,先是小声地在我耳边告诉我喜欢的是谁,他们那份想着喜欢的人的开心通过声音传给我,又带着一点害羞;接着就对着所有的孩子大声地说出了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听到自己的名字的孩子会甜甜地笑,当轮到自己的时候也会回应之前喊自己名字的孩子。
在这种有爱的氛围中,感受到简单美好的情感在流动,这样有爱的场景不会在课程设计当中出现。
零食怎么分也可以学~
故事圈活动结束后,组织了一场“零食会”。有昨天带来但没被分享的零食,也有今天带来想要分享的零食。
也许是孩子们看到了大人的样子,有的孩子在分零食之前他们会说“我看看谁表现得好我就分给谁”,今天还听到了孩子说“谁喜欢我,我明天就带零食分给谁”,其他想要零食的孩子就纷纷回答“我喜欢你”。
于是在分享零食前,我们聊了聊关于分享零食的一些观点:
首先,小朋友们的零食是用来分享的,而不是用来奖励的。把零食分享给你想要分享的人,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你想要交的新朋友。我们可以不要用零食做奖励,不带条件的分享也许会让人更开心。
第二,我们喜欢一个人可以是因为他很大方,和我们分享零食,或者他很好,会照顾帮助我们。但不要一个人有零食我们就喜欢他,这样的喜欢不真诚,也很容易失去。
第三,分享零食可以,不分享零食也可以。如果他选择分享,你选择接受那记得说一声谢谢;如果有人分享了但你不想要,也记得说一声谢谢,谢谢他想要分享给你的好意;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不分享,如果你很想要你可以开口问,如果他坚持拒绝那我们就接受拒绝。
关于零食有时候真的就是小事,但关于零食的社交却不见得简单。它会有孩子之间的平等,平等之后的分享以及拒绝的权利和接受拒绝的体验。
自由涂鸦看到了更多~
在“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自由活动。YX、ZL和MC在过家家室里玩得很热闹,ZL笑得非常开心。
其他的孩子也坐下来画画,XR用在抖音上学到的方法——用手摆出不同的动作画出了不同的形状,再变成小动物,老师看了也觉得很有巧思。ZS画了一只鳄鱼,她的作品自成一派,用简单的形状加上细节处的线条,每一次她的作品都像是ZS给人的那种呆萌的感觉。YX这一周的每一次创作都是要给离家出走的玩具的惊喜,今天她画了一家人,一个圆形加左右两边的几条线就是她自己,回忆第一次课YX的自画像,当时的她还没有现在这么自信。XY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世界也有章鱼,不过是老师没有见过的外星章鱼。涂鸦结束后,XR请郭花老师帮他的作品配上文字,他们很认真地讨论了“反派”和“敌人”两个词的区别,我感慨XR上了一节高级词汇课。
我有时会“抱怨”自己在月亮班的时间不够多,在的时间又要上安排好的课,没有时间带着孩子作天作地。
我们想要把生活还给孩子,想要让他们体验自由、自主和爱。但这些在“课”上不一定能够给到孩子,所以今天的“不上课天”更值得纪念。
快要下课的时候~XR请我把他的作品钉成书,XQ要把没完成的画带回家,YC向人展示自己的作品,XY坐着继续画也叫不动,孩子们用他们的表现告诉我他们也很享受这样的“不上课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