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1000
内耗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里。当人们认为自己说错了话、或者是工作出错的时候,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愧疚,很多人误认为,是外界刺激才会让自己不高兴,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人们接收到的批判里,大约99%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而非他人。
那内耗的根源是什么呢?
为了表现出我们的职业和专业,我们习惯了压抑内心的感受和需要,习惯用笑容和沉默来面对侵犯。比如,当我们遇到了不讲道理的客户或者是被同事甩锅,我们也会按捺住内心的愤怒,颤抖着手指打出“好的”。
因为这是一种主流社会的文化习惯。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做积极、乐观的人,恐惧和悲伤不应该出现在一个优秀的人身上。长大后,我们害怕被大家排斥,害怕暴露自己内心的脆弱和真实的自我。每一天,我们都努力维持着自己的人设,哪怕是在朋友圈,也会展示出自己自律、美好的一面。
我们总想打败恐惧,扔掉懦弱,变得强大,好像这样才算是掌控了一切。害怕犯错,追求完美的社会文化是内耗的根源之一,另一个深层根源,是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
大脑主要分为情感脑和理智脑,情感脑负责感受情绪,理智脑负责分析、决策等高能耗的工作。90%的时间里,我们听情感脑的话,只有不到10%的时间里,我们使用理智脑。
当情感脑和理智脑步调协调一致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切都很美好,但它们也有互相压抑的时候,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受了委屈,情感脑说:“好难过啊,大哭一场吧!”理智脑却说:“你是个成年人了,怎么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乱了分寸?” 这时候,差不多就开始内耗了。
我们感到痛苦,还会耗尽我们用来干“正事”的精力,这让我们感觉对生活失去了掌控,很多人因为缺乏有效的技巧,主动选择了陷入更深的痛苦而无法自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