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主持人,感谢两位参与分享的老师,感谢参与今晚活动的美仁们!今天是五一节,先祝福大家节日快乐,今年的五一最特别,一群拥有《教师的使命》的人,谈论关于《教师的使命》的事。昨天晚上接到夏老师的邀请,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来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没在使命群露脸了,来刷刷存在感;二来是因为我觉得,说是点评,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成长。
黄罗老师的分享可以这么说——特别的日子,特别的人,特别的分享。首先是黄老师的身份就已经让我特别惊艳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无论是在《教师的使命》共读群,还是在《日常教学的情调》共读群,我都算是元老级的群友吧,每个月的读书群我都在,但是我所知道的、参与进来的老师,其它学科都有,唯独体育老师没有,黄老师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体育老师;第二个特别的地方是黄老师对待教育的态度,我一直是在乡村小学教书,我看到的体育老师大多都是集一下队,教教队列,然后自由活动,而黄老师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体育老师,一个爱上读读写写的体育老师。
黄老师说《教师的使命》是她的读的第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我想,这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再遇到自己喜欢的书,如此浪漫的相遇何来惭愧?我教书26年,前23年是从来读书写作的,但是这两年的读书写作带给我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只要开始,永远都不晚。
黄老师结合《教师的使命》这本书从职业、事业、命业三个层面谈自己的一些理解,教师这个职业是最难的,教师的自我认识、对学生持久的关注、对课堂的热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持续思考的问题,往往我们明明知道,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应命的、机械的、复制的、甚至冷漠的、粗暴的教育方式却时常出现。黄老师一周18节课体育课,我很难想象她是如何保持每节课认真对待的,如何保持上课的激情的,甚至如何保持完整地去上每一节课的。我想,如果没有对教育的情怀,没有对教育的热爱,是做不到的。黄老师思考:要如何成为一个更具有专业能力、更具有专业的影响力、更具有专业感召力的人?然后通过学习,不断精进,形成自己的转化系统,活成一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从而向更深一层递进——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的使命,耐心地坚守,耐心地坚持做自己所认定的有意义的事,哪怕这件事情极其微小。
张文质老师在《日常教学的情调》中也说到:“教育本来就该这个样子,小学老师就是尽本分的人,一天到晚忙着做小事,一天到晚忙着对付一群小孩。做小事,持续地做,一辈子不断地做,只管打坐,最后有点小影响,对一部分人有点小帮助,就够了。我把小学老师称为‘四小人物’:做小事情,侍候小人,对学生有点小影响,人生有点小成就。”确实如此,特别是我们小学老师,更需要有这样的认识,持续做有意义的小事情。前几天一位两年前在我学校支教的老师也开了公众号,在他的第一篇文章里写到我跟他在去年十一的一次深夜畅聊,说起我的公众号的文字对他的启示。这也是我这几年总是带着虔诚面对教育、面对孩子,因为你不知道你做的什么事,说的什么话,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就对人产生了影响。
用黄老师的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起共勉。
第二位分享的是朱亮老师,我跟他同为教师第一推动力第一季的学员,是我特别佩服的老师之一,我们的课程学习有一个21天表达力训练营,就是跟着张文质老师学习,每天说上8分钟,朱亮老师是最早完成的4位老师中的一个,包括每一次的直播课的作业,他都非常认真思考完成,他的学习力是我们需要向他学习的地方。
他从“学无止境”、“学习思考”、“学习自我”三个方面说自己对“教育生命”的理解 ,首先是“学无止境”,学习是我们终生奉行的事,也是我们的职业本份。但是目前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业枯竭”现象,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身边很多人都存在这种问题,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不那么急功近利些,我们老师和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当成终生的事,那么这样的现象是不是可以大大地减少呢?
第二个是“学习思考”,深入地阅读,反复地阅读,读得再慢一些,想得再多一点,读薄一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啃读模式。我是非常认同这样的读书方式的,可能年纪大了一点,记忆力差了一点,理解力差了一点,读过的书总是会忘记,所以有些书我总是反复读,我现在随身会带三本书,《教师的使命》、《日常教学的情调》、《奶蜜盐》,这样可以保证我想读的时候可以读,什么地方忘记了可以马上翻一翻。学习也一样,如果我们不那么功利化,没有更多的目的去读,反而会滋生出更多养育自己灵魂的思想,会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一些感悟。
第三个是“学习自我”,通过不断地学习成长,不断地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比如我参加的教师第一推动力课程中的“21表达力训练营”,说了几天,感觉真的太难了,一度以为自己会坚持不下,会完成不了。没想到的是,在断断续续地说的过程中,一边体验到每天说8分钟的不容易,一边慢慢地坚持,居然完成了。参加“教师第一推动力”这个课程的老师应该有上百个吧,但是,我看了一下,我应该是第五个完成“21天表达力训练营”的老师。虽然这个过程很难,自己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说得不好,表达得也不好,普通话不好……但这又有何妨,重要的是我在做,我在努力,我在改变。
下面我也想分享一下这段时间的一点感悟,就是我们要参与才有现场感,参与就有收获,参与就能产生影响。
首先是“教师的第一推动力”这个课程的学习,现在我们每个学期有很多网络学习,还有一些线下培训,但是我们大部分的学习培训,都是不太认真去学的,因为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自己想做的,我们对这些课不感兴趣,缺少参与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样的学习没有压力,你是如何学,没人管你。但是我们在“教师的第一推动力”课程的学习就完全不一样了,这里的学习是我们愿意的,俗话说”千金难买我愿意”,因为我们愿意,所以我们更会参与进去,每一次的学习,每一次的交流,每一次我们需要完成的作业,我们都能真正的去参与。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会互相的鼓励,互相的肯定,在这样的一个学习共同体中,我们就能够互相的产生影响,互相的促进,从而互相的提升。
第二个,我想分享的就是我在学校组建青年教师成长联盟,我把他们给带“坏”了。说是青年教师成长联盟,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民间的,我们自称为团伙的一个小团队,每个星期三我们聚在一起聊一聊,偶尔吐吐槽,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和收获。我们每天面对这么多的小朋友,这么复杂的工作,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在这里我们互相的倾诉,互相的帮助,把自己的一些困惑说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排泄情绪的方法。还一个我觉得特别好的地方,就是我也不断的跟他们去说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在这无形当中,或多或少就对他们产生了影响。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刚才我刚才说到了把他们带坏了就是这个原因,他们现在对于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分数都看的比较淡,他们会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本身的成长。我们这里仍然是成绩就是一切,不管你用任何方法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就是好的。她们的变化是能看得到的,影响是看得到的,是能感觉到的。她们说,去上课也好,与学生相处也好,都会带着比较积极,比较乐观,比较开心的一个状态,在这无形当中,对学生也产生了影响。
第三个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现在的数学课,这两个星期我跟我徒弟一起去研究这个自主合作学习一种模式。如何在课堂上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有比较大的提升,如何能保证在课堂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如何在合作学习中,让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说的方式来真正的学懂知识,我想这样的共学共享的一个方式,也是一种尝试。其实,他们对于知识本身,就是我们说的应对考试方面,可能一点效果都没有,但是从学生的反馈来说,他们是非常喜欢这种方式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方式可以不管学习好的、学习不够好的都能够参与,更重要的就是这样的学习,他们会更多的去思考,不管这个思考是正确的、还是不足的,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可以让他们的大脑思考,让他们的思维更活跃,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还一个就是他们认为这样是真的把舞台交给他们,他们把自己理解到东西用自己的话来分享出来。当然这是刚开始的去尝试,还有很多的不足,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勇敢的去尝试,敢于放手,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去努力,提升他们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信心,体悟共学的快乐,我觉得这个才是对他们一生有益的东西。
好吧,这就是今天晚上我从两位老师的分享中的一点收获,说得不好的地方请两位老师海涵,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